《绿》教案

2021-01-01教案

《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欣赏文章语言准确、形象、富于情感、有表现力的特点;

  2、了解并初步掌握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三、教学课时: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1、由《背影》中父子间的爱引出对大自然的爱。

  2、观看朱自清的生平介绍。

  朱自清,字佩弦,生于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

  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背影》、《儿女》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一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3、写作背景。

  《绿》,写于1924年。朱自清在浙江温州省立第十中学教书,他写了一组总题为《温州的踪迹》的散文,《绿》是其中富有特色的一篇。

  当时,南方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北伐在酝酿之中。尽管朱自清没有投身到革命激流中,但他对于中国社会的前途,刻刻都在关心着;对于以统一为大业的北伐,无疑也是抱支持态度的。他这一时期的思想,保持着“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人勇于进取的势头。反映在散文作品里,则表现为格调的明朗,节奏的明快和昂扬向上的生命活力。《绿》虽然只是写景文,但只要仔细品味,我们便能感受到作者的一颗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

  4、立意谋篇。

  (1)立意。

  绿,是生命的象征,青春的标志,希望的所在。作者以“绿”命题,意义何在?

  这固然在于写实,抓住了梅雨潭景色独具的`特征,同时也是作者明快心境的反映。作者第二次游梅雨潭时,已是秋天。一般文人笔下的秋景,大都悲切凄凉,而朱自清却把梅雨潭的秋色写得“不是春光,胜似春光”。而且文中用了大量充满生命的词语描写绿,如“少妇”、“碧玉”、“女儿绿”等。

  (2)谋篇。

  全文不足千字,由四个自然段组成,结构小巧,布局精美。

  第一自然段,用一句话交代了游梅雨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第二自然段,写梅雨潭四周景色和潭名由来。

  第三自然段,着意写梅雨潭醉人的绿。

  第四自然段,与首段紧密呼应。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掌握下列生字词

  踞(jù)

  薄(bó)

  绺(liǔ)

  棱(léng)角

  穹(qióng)

  尘滓(zǐ)

  皱缬(xié)

  什刹(shí chà)

  明眸(móu)

  善睐(lài)

  挹(yì)

  掬(jū)

  3、思考问题:

  文章以哪个词为文眼,点题?

  明确: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1、第二自然段写梅雨潭,主要立足哪两个观察点,作者观察到了什么?

  2、为什么作者在第二段没有直接写梅雨潭的绿,却写梅雨瀑和梅雨潭周围的环境?

  3、第三段作者主要立足于哪个观察点,看到了哪些景致,运用了什么手法,把对梅雨潭水绿的审美感受描写得淋漓尽致

  4、文章在结构上有何特点?结尾比开头多“不禁”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

  (1)第一观察点:山边;观察到了梅雨瀑;第二观察点:梅雨亭边;观察到了梅雨潭的环境;

  (2)描写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交代梅雨潭的绿的成因,写“梅雨瀑”是用来作陪衬,以显出“梅雨潭的绿”尤其令人惊诧。

  (3)第三段作者主要立足点是梅雨潭边。观察到了梅雨潭的绿。对绿的总感受:醉人、奇异、似近似远

  ①拟人:

  踞、透、扯、送、钻、招引、摆弄。

  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厚积着的绿;(形色、深度)

  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涟漪)

  ②比喻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荡漾)

  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波光、软嫩)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清澈)

  北京什刹海拂地绿杨(太淡)

  ③对比杭州虎跑寺的绿壁(太浓)

  西湖的波(太明)

  秦淮河的波(太暗)

  裁你为带赠给那轻盈的舞女

  作用:写梅雨潭的绿美到极点,作者用对比来衬托,说明梅雨潭的绿是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绿得实在恰倒好处。

  ④联想。

  挹你为眼,赠给那善歌的盲妹

  (4)文章在结构上首尾呼应。

  “不禁”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梅雨潭的绿的赞美之情,抒发了作者对她的无比喜爱之情。文章从博喻到比较映衬到联想再到转换人称、直接呼告,感情逐渐转浓,直到不能自已。

  中心意思:这篇游记散文,通过对梅雨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5)写作特点:

  ①功运用烘托和衬托手法。

  ②语言准确生动,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③运用了许多叠字,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有一种音韵美。

  ④新鲜贴切的比喻运用增强文章的美感和表现力。

  (四)探究学习,拓展思维。

  参照课文读书动笔示例,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把你认为最为精彩的语句用适当的符号标示出来。

  (五)作业。

  阳光习题。

  古诗文中,带“绿”字的诗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

【《绿》教案】相关文章:

1.《绿》教案

2.朱自清的绿教案

3.朱自清《绿》教案

4.教科版《绿》教案

5.《小小护绿员》教案

6.《囚绿记》教案

7.绿 教案教学设计

8.《绿娃娃》教案

上一篇:冀教版《村景》教学反思下一篇:朱自清的绿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