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优秀教案设计

2021-03-10教案

《黄鹤楼送别》优秀教案设计

  一、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提问解题。

  黄鹤楼在哪里?(位于湖北武汉长江江畔,名胜之一。)

  谁送别谁?(李白送别孟浩然。)教师板书:李白孟浩然

  3、教师介绍背景。

  李白年轻的时候住在湖北一代,和同住在那里的大诗人孟浩然结成了忘年交。

  【教师在课堂上启发学生理解:什么是忘年交,并板书该词,目的有二:一,与课文表达的情感呼应;二,让学生多了解点儿知识。】

  出示诗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教师解释。有一天,孟浩然决定顺江东下,前往扬州,李白就在黄鹤楼上为他饯行,并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出示诗句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用意与上面的相同。王恒老师上课就是这样,常常在不经意间向学生灌输点儿东西,以丰富学生的内存。我是很喜欢的。】

  4、出示诗句,请学生质疑,并提醒学生:这篇课文是文包诗,大多数问题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这就是告诉学生文包诗的特点,也是告诉学习的方法】

  二、初读。

  1、提出要求。

  大声朗读,读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

  2、检查。

  出示容易读错的'词:饯行

  伫立

  凌空

  远眺

  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

  指名读,齐读。

  请学生选择难读的句子互相读,互相纠正。

  三、再读课文,质疑解答。

  1、提出要求。

  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提出来。

  2、指名逐节朗读,学生质疑,教师注意采用各种方法指导理解,相机进行朗读,加深理解。

  重点指导:

  饯行,提醒学生注意形旁理解;【从字形,汉字的独有的特点出发,教学生理解】

  俯临,比较黄鹤楼和长江的高低理解;【结合实际,理解关键字俯】

  飞檐,看图理解;【看图理解,既形象有快捷。课堂上,老师还介绍了:飞檐是中国建筑独有的艺术特色,启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比邻,联系成语比肩继踵的比理解;【温故而知新,习得就是这样。】

  杨柳依依,看图想象,说说感受即可;【体会经杨柳轻拂的感受,这样的理解多好!】

  沙鸥点点,画简笔画示意;【方法自然,倘要解释点点倒会难煞人,教师的基本功可要好哇】

  伫立,联系上文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理解;【联系上下文,恰到好处。】

  脍炙人口,教师解释月字旁和肉有关,脍,指细切的肉,炙,有火字低,指烤肉;指导学生写好炙字。【对脍的解释让听课的教师大感兴趣,指导写好炙,给人的感觉是扎实,相信学生一定会记得牢,写得好。】

  【这段教学中王恒老师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理解,既有读准的训练又有疏通的目的,还有理解字词指导,容量不小。方法多样,学生主动学习,自问自答,确有困难处,教师点拨,很精彩。】

  【期间,有学生质疑:触动、吟的意思,这是老师没有预设的。教师镇定地引导学生达到共识:触是摸、碰,连摸都不能摸,动也不能动,可见情感之深;对吟的理解,老师用自己投入的吟诵让学生直观地感悟。这样的处理是需要灵感的。】

  四、学生自答原来质疑的问题。

  1、教师提问,读了文章,对于这首诗,你们读懂了哪些?

  2、学生回答。【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若我们每位教师都有这强烈的意识,学生就会自能读书。】

  3、对于较难的西辞,教师画简笔画解释。

  五、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1、教师配乐范读【教师读得有味儿。应提倡教师范读,因为眼下常常看到,老师总是让学生你能把读得,自己读得很少,即便读了,与学生的读,相差不大甚至不如。试想,如此,怎能影响学生?】。

  2、学生自提要求,选择一个小节练习。【鉴于是高年级,选择性地读而不是通篇指读是可行的。】

  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六、初读感受。

  1、教师提问,读了课文,你们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2、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回想当年,李白一定也怀有这种种感受,他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请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朗读这首诗。【这是再一次整体感知。】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家人听,请他们为你打分。

  2、完成习字帖,写好字,争取得优。

  【作业符合第一教时的安排。简单可行,没有加重学生的负担。】

  我的思考

  第一课时干什么?王恒老师做了研究。真实、平实、扎实是我们每一堂课所追求的。这一课基本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体现了我们的追求。这堂课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要真正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很多问题靠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加上教师适时、适当的点拨是可以解决的;教师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内功,教师的功底扎实了才能驾轻就熟,才能给学生更多的东西,学生崇拜哪个老师就会自然地喜欢那位老师所任教的课程;教师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唯有吃透,才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黄鹤楼送别》优秀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黄鹤楼送别》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2.《黄鹤楼送别》优秀教案

3.《黄鹤楼送别》的优秀教案

4.《黄鹤楼送别》优秀教学反思

5.《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6.《黄鹤楼送别》课文听课反思

7.黄鹤楼送别的评课稿

8.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上一篇:黄鹤楼送别教案下一篇:《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