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语文教案

2021-04-21教案

《一面》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面》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面》是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此文写的是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抒发作者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教学此课我从两方面入手使学生体会“一面”内涵。一是鲁迅外貌,使学生体会鲁迅“瘦”的特点;二是鲁迅语言、动作的句子,体会他对青年关心。教学中我按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进行,谁知课堂上意外发现学生对“关心青年”体会得不到位,课下我认真进行了反思,发觉课堂上学生的反常表现与我的教学设计有关系。于是便把课堂采用的教学简案和反思后的教学设计提供给大家,希望能抛砖引玉。

  课堂使用的教学简案:

  1、师:同学们,请自读课文,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抓住人物的哪几个进行描写?

  师:我们先来学习文中鲁迅先生的六次外貌描写。请默读全文,把文中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用“——”画出来。

  生自学、汇报、反复朗读,在读中体会外貌特点——瘦。也就是一面之交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一个原因。

  2、师:刚才我们从人物外貌体会到鲁迅虽瘦但精神好、坚强,下面我们再来具体学习一下人物的语言、动作,看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

  学生分角色读、汇报

  (学生汇报得极不理想。其实,此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通过人物语言、动作体会鲁迅先生对青年的关心,但学生读了两遍也未体会明白,我感到很纳闷。就想:是不是我让学生兜圈子了?拐大弯了?如果在学生初读课文概括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后,直接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鲁迅关心青年的句段,是不是就不会出现“万马齐喑”的局面?课下我把课堂上出现的'情况说给同头的梁老师,她也说可能就是教学中出现兜圈子了,所以学生才不知从何作答。唉!精心备的一节课没想上砸了,我感到非常不甘心,但不甘心又有什么办法呢?课已上完,事已止此,唯有等到下次了。为了下次不再失误,我将此课作了新的调整,具体如下:)

  反思后的教学设计:

  1、师:同学们,请自读课文,思考: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汇报

  2、师:同学们,从课文叙述的这件事,你体会到了什么?

  (鲁迅对青年的关心)

  师:你是从哪些具体的句子体会到的?请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找句子并汇报(如:推荐书、廉价卖书、亲自送书。)

  师:好,下面我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一下这些句子,从句子再次体会鲁迅先生对青年的关心。

  生再读相关句子体会鲁迅关心青年的品质。

  3、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当时工人是倍受人们歧视的,但是鲁迅先生却如此关心这位青年,而且还是素昧平生。所以,作者虽与鲁迅先生仅一面之交,但鲁迅先生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请再读此文,思考:此文除了通过具体的事例写鲁迅先生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外,还有什么也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

  生自读找相关内容并汇报

  (鲁迅的外貌——瘦)

  师:文中几次抓住鲁迅的外貌进行描写?请找到相关句子并用“——”画出来。

  师:他为什么会这么瘦?

  进一步联系本文内容和学过的相关知识体会鲁迅的品质。

  4、师:同学们,作者与鲁迅仅一面之交,为什么对鲁迅的印象如此深刻?

  (关心青年、瘦)

  师:那学到这里,你理解课题“一面”的含义吗?

  (既指作者与鲁迅的一面之缘,也指鲁迅先生伟大人格的一个侧面。)

  课终于调整完了,我感到内心无比的轻松和喜悦。或许作教师就该这样吧,就该不断反思,就该不断总结,唯有如此课才会越上越好,越上越精。但愿下次再上此课,能上出精彩。

上一篇:中班科学优秀教案《蔬菜品种多》下一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