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优秀教案设计

2018-11-05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

  ⑴ 积累一些实词,巩固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的用法。

  ⑵ 理解排偶句和铺陈手法的表达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2、能力培养目标:

  ⑴ 根据课文的特点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

  ⑵ 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3、德育渗透目标:

  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

  3、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二、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关于贾谊的悲剧一生,毛泽东曾写过一首七绝《贾谊》(放映幻灯):

  贾 谊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

  学生齐读全诗两遍,关于贾谊的生平资料,说说每句各写了什么事及毛泽东对贾谊的死持何观点。

  明确:

  对贾谊的自伤身世,郁郁而死,毛泽东是持否定态度的(“寻常事”,“何须”“付一生”)。贾谊的盛年而逝,一方面固然由于怀才不遇,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自己想不开。苏东坡就曾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见苏轼“贾谊论”一文)。同时也可以说明,贾谊的才,是文学之才,若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显然还是不够成熟的。他的《过秦论》,也是文学家所写的政论文,富有汉赋的气势、笔法。鲁迅先生就曾认为《过秦论》是“西汉鸿文”。

  贾谊不但是杰出的文学家,也是难得的政论家,学习《过秦论》,我们可以体会到他这两方面的才能。

  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三、学生自学课文,完成自读练习

  自读练习:

  1、实词积累(一词多义),解释加粗词:

  因:

  ⑴ 蒙故业,因遗策。( )

  ⑵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

  ⑶ 因伐木,始见此山。( )

  ⑷ 后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

  ⑸ 相如因执壁却立。( )

  策:

  ⑴ 振长策而御守内。( )

  ⑵ 蒙故业,因遗策。( )

  ⑶ 可以策励期望者谁乎?( )

  ⑷ 策之不能尽其道。( )

  制:

  ⑴ 覆至尊而制六合。( )

  ⑵ 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

  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

  ⑷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

  ⑸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兵:

  ⑴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⑵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 )

  ⑶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 )

  ⑷ 兵者,国之大事。( )

  通:

  ⑴ 乐毅之徒通其意。( )

  ⑵ 指通预南,达于汉阳。( )

  ⑶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⑷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致:

  ⑴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

  ⑵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

  ⑶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⑷ 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

  延:

  ⑴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

  ⑵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 )

  ⑶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

  ⑷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

  北:

  ⑴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

  ⑵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

  ⑶ 汉王引诸侯兵北。( )

  信:

  ⑴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⑵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⑶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

  ⑷ 低眉信手续续弹。信口开河。( )

  2、整理本课的词类活用现象。(先找出有关句子。)

  ⑴ 会盟而谋弱秦。

  ⑵ 序八州而朝同列。

  ⑶ 席卷、包举。

  ⑷ 天下云集响应。

  ⑸ 且夫王天下非小弱也。

  ⑹ 吞二周而亡诸侯。

  ⑺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⑻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⑼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⑽ 外连衡而斗诸侯。

  〖参考答案

  1、实词积累:

  因:

  ⑴ 沿袭。

  ⑵ 凭借,依仗。

  ⑶ 由于,《雁荡山》。

  ⑷ 因而,《石钟山记》。

  ⑸ 于是,乘机,《廉颇蔺相如列传》。

  策:

  ⑴ 马鞭子。

  ⑵ 策略。

  ⑶ 鞭策。

  ⑷ 鞭打,引申为驾驭,《马说》。

  制:

  ⑴ 控制。

  ⑵ 统率。

  ⑶ 制服。

  ⑷ 控制,《赤壁之战》。

  ⑸ 规模,《岳阳楼记》。

  兵:

  ⑴ 兵器。

  ⑵ 军队。

  ⑶ 军备。

  ⑷ 军事,战争。

  通:

  ⑴ 沟通。

  ⑵ 通达,《愚公移山》。

  ⑶ 普通,整个,《师说》。

  ⑷ 通畅,顺利,《岳阳楼记》。

  致:

  ⑴ 到,达到。

  ⑵ 得到,获得,《送东阳马生序》。

  ⑶ 招致。

  ⑷ 表示,表达,《赤壁之战》。

  延:

  ⑴ 迎接,引进。

  ⑶ 延续。

  ⑶ 邀请,《桃花源记》。

  ⑷ 蔓延。

  北:

  ⑴ 败兵。

  ⑵ 面向北,名词作状语,意为称臣于人。

  ⑶ 往北走。

  信:

  ⑴ 可靠的。

  ⑵ 言语真实,守信用,《曹刿论战》。

  ⑶ 通“伸”,伸张,《隆中对》。

  ⑷ 随便,随意。

  2、词类活用整理:

  使动用法:⑴、⑵、⑹、⑻、⑽;

  名词作状语:⑶、⑷、⑺;

  形容词作动词:⑸;

  名词用作动词:⑼。

  四、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朗读指导:指名让学生朗读,然后放录音或教师范读本段,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从而明白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这是一般的规律。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教案不再赘述。

  2、参看注释,想想“有席卷……之心,……之意”句如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让学生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有些特殊的句子,译时需要扩充。“(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类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的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个短语,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3、提问: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眈眈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5、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明确: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三。

  2、熟读课文。

  3、书面翻译第3段。

上一篇:《施工管理》练习题及答案下一篇:《东方之珠》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