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为善小故事

2018-07-21故事

  与人为善的原意指偕同别人一道做好事行善。现指善意帮助人。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与人为善小故事,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与人为善小故事一

  春秋时,赵宣子见一个人卧在桑树下,因为饥饿,都站不起来了。

  赵宣子就给了他一些食物。那人拜谢收下了,却不吃。

  赵宣子很奇怪,问他为何不吃?

  那人答道,要留给家中老母吃。赵宣子赞赏这人的孝心,就给了他一大块牛肉和一些钱。

  两年后,晋灵公派了一批刺客追杀赵宣子。

  一刺客追上赵宣子,一照面,惊道:“竟然是您,请让我代您死吧。”

  赵宣子问:“义士何人?”

  刺客说:“我就是您救过的桑下饿人。”说完,转身与追来的刺客搏斗而死,赵宣子得以逃脱。

  当年,无论是赵宣子还是桑下饿人,都不会想到日后的搭救。

  有些人为别人做了些事情,就总想着要回报。

  似乎觉得这样才不亏。

  如果没有得到预想的回报,就觉得人心叵测,甚至发誓再也不与人为善。

  也许忽然有一天,那个当年没有给你对等回报,你单方面已经绝交的人,向困境中的你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因为在他的眼中,你早已成了他一辈子的朋友。

  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英谚“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余香留存,一生受用。

  与人为善小故事二

  [原文]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古时候,有个寡妇叫刘氏。因为丈夫早死,刘氏独自抚养孩子。白天她在田里劳动,晚上就点着蜡烛在织布机上织布,日子倒也过得宽裕。邻里有贫困的人家,刘氏总是拿些粮食去接济他们,或者把自己的衣服送给邻居。邻居们都说她太善良了,可她的儿子却不理解母亲。她就教育儿子说:“对别人好是做人的本分,谁没有点儿烦恼的事呢?”后来,刘氏去世了。她死后三年,刘家着火,衣服、房屋都被烧毁了。邻居们都主动给刘家送来衣物,并为刘家砍树建房子。到这时,刘氏的儿子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做善事。

  [解读]

  在生活和学习中,小朋友们应该多帮助身边的人。大家只有互相帮助,彼此才能更好地进步。

上一篇:与人为善的古代小故事下一篇:与人为善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