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让人宁静,舒心。宁谧的环境氛围,有利于将纷繁芜杂沉淀,不受干扰,无人影响。不必为敷衍问候而羞惭,不必因搅扰思绪而懊恼。就这样静静地独守一个人的阵地,与自己对话,与内心交谈,给肉体和灵魂一个交合的空间。
灵魂附着在肉体之上,是为了经受生活的历练,不虚妄的活着;凡体又以灵魂为支撑,是为了存在的意义与高度。肉体和灵魂,就好像相恋的男女,成全爱情的方式,就是精彩的生活。一边珍爱凡尘,一边仰望精神。
每一个社会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完成上天赋予的使命,才算功德圆满。身处繁杂是非之地,我们会受到各种牵绊,工作,仕途,家庭,儿女;为柴米油盐奔命,为衣食住行劳碌。好多时候,我们不是不懂轻重主次,而是难以放下头顶光环璀璨带来的膨胀的虚荣心,难以割舍身边赞叹艳羡催生的盲目的优越感。
人人都想从贫穷渡到富足。对于贫穷来说,彼岸有锦衣玉食,富贵繁华,于是便争先恐后地投身水中,或荡船前行,或徒手空游。体格健壮,水性娴熟的,到达彼岸;也有些人不识水性,淹没水中,有些人困厄重重,知难而返。然而返程后,依然对彼岸充满幻想和渴望,于是便在叹息哀怨、焦灼煎熬中蹉跎一生。渡水者披满光彩之后,或许会怀念以前的鸟语花香,绿柳垂杨,却再也无力渡河,回到往昔的天然质朴,简单明净。
失去的和得不到的,永远是最令人挂怀的。所以,最高的修行不是参禅悟道,而是在凡尘中坚守心性。有重量的生命都是贴近土地的。锤炼心志,就是生命的修行。修炼的过程是将社会化的元素融入生命,还是抵制尘俗化的事物侵蚀本心?个中真味,众说纷纭,但发自内心的快乐,才是最能检验结果的终极追求。
不要太在意福祸,不要太看重得失,人活的就是一个过程。用心生活,简单自在,从容宁静。也许,不知不觉间,我们便已接近巅峰。人总得需要内在的东西点燃激情,照彻灵魂。长者的提携、爱人的相伴、知己的理解,在浴火受难的旅途中,有人微笑相随,默默相守,总是好的。
自然界物类繁多,存在即有价值。是小草,就不要妄想参天,绿意蓬勃,装扮大地;是小鸟,就不要仰望蓝天,枝间作窠,自有惬意。接受平凡的自己,铁树亦有花开,更何况我们脚下还有厚实的土地?成长不是否定过往,是在迈步向前时,依然愿意回头,接受缺憾,宽宥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