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盲爸爸随笔

2019-06-03随笔

  前段时间趁午休的间隙,我打了个电话给爸爸。按平常,把“在外面要吃饱穿暖”之类的那一套话说完之后,应该就是要挂电话了。在要挂电话之前的那几秒沉默之后,爸爸竟意外地说:“新做的楼房快要封顶了。”

  我察觉到他语气里似乎有某种落寞。

  在我们老家,“封顶”的意思是房屋楼顶完全闭合,意味着一栋房子算是建成了。在封顶的那天,鞭炮礼花齐鸣,以示宣告庆祝,也是为了图吉祥求平安。这道手续是万不可少的,似乎不完成这道手续房子就是不合法的,即使它高大结实,也不被划入房子之列。

  “你还记不记得小时候你跟我路看楼房封顶?”爸爸的语气欢快,想象得出他的嘴角是咧开了的。

  “当然记得,热闹得很。”

  “现在不是了,什么都只是意思一下,连抢糖都没人了……那个,你忙吧,我挂了。”我本来还想说点什么,被他这么一催,就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只得听话地乖乖挂掉电话。

  午休完,下午接着上班,脑海里却不断地萦绕着记忆里爸爸主持封顶的画面。画面清晰而浓烈,如果我是一名画家,我定能画出一副很好的油画,关于童年生活中一帧美妙的剪影: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汪岗镇石佛山村八组、我,还有和我作对手的那群孩子。

  在“封顶”仪式鞭炮齐鸣万物欢腾的同时,有一道所有人都翘首相待的程序:作为“封顶”仪式的指挥者,也就是这栋楼的包工头——我爸爸,必然会在一片欢呼中出现在楼顶那片最浓烈的烟雾之中。他的怀里定然会抱着满满的芝麻烧饼、烟、以及各类糖果,在这个仪式上,没有哪个主人家会吝啬的。看到爸爸站上楼顶,底下的孩子就骚动起来了,一个个摩拳擦掌,伸开双臂,同时将身子低下来,随时准备着用力地冲向某个方向。而这时的我则端着一顶空草帽,安静地站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这个位置是前一天爸爸告诉我的),怡然淡定地等着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一阵由糖果、烧饼、香烟组成的暴风雨过后,混乱嘈杂的现场顿时安静下来,“封顶”仪式就算做完了。楼底下的小孩子队伍则表情不一,有喜笑颜开的,全身的荷包全部塞满了,还把衣服的前襟挽起来装了一满兜;也有默默抬头望着爸爸的方向的,似乎意犹未尽,抓在手里那仅有的几颗糖果也显得楚楚可怜,心想,要是再撒一次糖就好了,自己肯定能抓到很多。无论结果如何,都只能等到下次了。

  这时,爸爸从楼上下来了,将房屋主人特地留下的那袋烧饼递给我,看着我手里端着的草帽里满满的糖果,爸爸总会拍拍我的头,“回去吧,跟你姐分一下”。若是周围有因没抢到糖气得快哭出来的小朋友,爸爸便从我的草帽里抓出一把糖递过去,也拍拍他的脑袋,“快回去吧。”

  因为这事,同龄的孩子是嫉妒我的。

  童年,除了“封顶”撒糖喜欢跟着爸爸之外,我还喜欢跟着爸爸一起去田里干农活,准确地说是去田野里玩耍。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年夏天,新稻收割之后,爸爸站在铁耙上被牛拉着,围田一圈一圈地转。他拿着一根细竹条边走边吆喝,铁耙上要放一块较大的土块用来稳住。当时的田是水田,天上下着大雨,雨水顺着破草帽的边缘流下来,把爸爸的头发贴在额头上。我坐在一棵酸枣树下躲雨,天空电闪雷鸣,很多黑色的大蚂蚁爬到我身上,不时地用小钳子一样的尖嘴咬我一下,我也懒得用手把它们弄下来。身边的稻田里水声哗哗,爸爸似乎玩得很开心。我当时被这样的情景迷住了。这个场景直到如今都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想起来就觉得很温暖。我特意把我家多年前种过的一块水田的名字写进了小说里面(那块田是是爸爸抱着我去队上抓阄抓来的),妈妈看了小说,觉得很亲切,我也开心。我知道这些于小说来说,都是小技,但我愿意这么做。我希望让身边的人感到温暖,哪怕只是为一块没人会在意的水田命名这样的小事。

  这段文字被姐姐转到朋友圈后,爸爸看到了,大吃一惊,问我怎么写这么土的东西,还问我现在在干什么。我说在打工。“那还不如回家跟我干”,爸爸说。我惊愕,不知该如何回答。妈妈在旁边插话,“他参加工作了,做事都是用电脑操作的。”“哦,那很轻松啊,天天就动动手指。你看,读点儿书还是有用的。”爸爸笑着说。

  我举着手机,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妈妈又在电话里接话了,“你看你爸就是个文盲,他以为‘打工’就是跟他年轻那时一样,卖苦力。”“哎,你说你说,我文盲。”听得出来爸爸是把电话推给了妈妈。

  在爸爸眼里,“能写会算”这两项技能就是区别文盲和非文盲的分界线,他自己只上过小学二年级,对自己几十年靠卖苦力生存没有任何不满,他觉得自己既不会写又不会算,这是应得的。在我和姐姐上初中和高中的阶段,他不止一次对我们讲:“你们就是现在不读了,走上社会也吃不了亏,起码能写会算,别人骗不了你。”现在想想这样的话,也觉得特别可爱和美好,爸爸哪里知道,现在就是学校里一个普通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就要硕士以上的学历,“能写会算”这样初级的标准在社会哪能轻易地生存的下去。

  还有一件关于爸爸的趣事。

  今年春节我和女友决定订婚,去女友家的前一晚,爸爸问我怕不怕,我说不怕,又不是上山打老虎。爸爸笑笑说,还记得我第一次是怎么见你家爹(外公)家婆(外婆)的吗?“记得记得,这么英勇的壮举,陈庙河那边的人都记得死死的,哪个能忘记?”二姨笑着说。在我家等着明天喝酒的一众亲戚也全都笑开了花。

  那是1986年的盛夏,刚满20岁的爸爸在武汉的工地当包工头,22岁的妈妈在爸爸管辖的工地上已经做了半年的饭。这时他们俩已经相爱了,但家里人还不知道,按老家风俗,爸爸必须托一位媒人上门提亲。于是,趁夏天短暂的假期,20岁的爸爸直接上了家爹家婆的门。

  爸爸先不说他来干什么的,开口先问两位大人家里是否有待嫁的女儿,家婆说有。爸爸说他想给她女儿做个媒。依风俗,别人好意做媒,没正当理由是不能拒绝的。

  家婆说,好,他长得怎么样?

  跟我差不多高。爸爸答。

  家婆说,他壮不壮?

  跟我差不多壮。爸爸答。

  ……

  当年底,爸爸妈妈到底是成亲了。但爸爸第一次上妈妈家为自己说媒这一段小插曲,却流传了出来,时不时被提起,特别是用来鼓舞那些第一次去见女方家长的小伙子,比如我。

  妈妈是在1989年腊月二十那天过门的,从此两人过上了“菜炒在锅里去隔壁借盐”的生活。

上一篇:板栗情怀随笔下一篇:心与手的较量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