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不是理想的集合随笔

2020-04-08随笔

  进入高中的第一堂英语课,老师让同学们思考并介绍各自的理想型朋友。同学们或说要善良的,或说要真诚的,似乎一切溢美之词加在朋友身上都不为过。不禁感叹,“朋友”似乎成了集所有理想因子于一身的所在,如日月星辰映在水波下的光影,绚丽、美好,却不真实。

  我亦曾苦恼于心中挑选朋友的标杆与现实状况不符的窘境,直到读到张岱那句看似闲散不羁的话,方被点醒。他说一个人“无癖无疵”,怎能有“深情”“真气”,又怎可与之相交?

  是的,人该有人的样子,尤其是朋友凑在一起时,应该有袅袅烟火气。

  张岱认为人若有心心念念、执着不放的“癖好”,必当是有深情的。私以为这深情或许可以更直白地解释为醉心生活——醉心于自己的生活。沈复的《浮生六记》就很有一番别致的意味,你看他吐一口烟气,坐看蚊群换阵;拨草而视,闲观虾蟆大战。这一份深情还有着几许童真。再视李渔,其作品《闲情偶寄》可谓包含了他所有的生活癖好,而最得他心的便属吃螃蟹。他富时吃也罢,穷困潦倒甚至吃不上饭时竞也要吃上两口。

  这些“奇怪”的癖好,像是他们内心世界的一个展台。试想,一颗待事待物尚有如此深情又充满趣味的心,又怎舍得冷着脸会友呢?无怪沈复视妻为友,畅游人生天地。也无怪李渔无论在何种境况下,都坚持邀友引伴,相聚中秋月下,喝点茶酒,吃点螃蟹。即使桌上那几只螃蟹就是他全部的积蓄,他也不改此道。一切皆因有癖好,方有情意深深。

  可纵使如李渔这般视生活为爱人,视活着为享受,拥有无尽热情和温暖情义的人,也难逃“人无完人”的魔咒。他虽极力追求生活中的美和欢愉,却也难逃遵循礼教者对其生活态度的批判。

  人生而有“疵”。张久中常常当面指出朋友的不足,虽是出于好意,但其态度之直接,言语之不加修饰,实也是其不完满之处。可相比于他对陌生人的“不妄言”,朋友们显然更喜欢那个直接又真实的他。

  我们应该,也只会真正去爱一个撕开了“面具”的独立、自由、真诚的灵魂。唯此可为良友,唯此方可久交。正如张岱所说:“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选择朋友当兼具理性与感性。我们需要用理性去摒除那些纷杂的、世俗的、理想化的标准,那是会为友情加上条件和枷锁的恶魔。我们更需要用感性去擦亮我们的眼与心,不要剥夺心的话语权,去感受那份深情与真气,并毫不迟疑地抱紧它。

  我爱月亮,诚然爱她散发的光辉,却更爱她斑点婆娑的身上散发的光辉。我想于朋友也应如此。

上一篇:【精华】暑假趣事日记范文集合10篇下一篇:有关理想的演讲稿: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