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杂文随笔

2020-06-20随笔

  农历乙未年的除夕即将来临,又该到贴春联的时候了。本来,一幅幅大红的春联,该是在喜庆的气氛中,与辞旧迎新的特殊时刻,表达着人民群众对大好春光的热情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例如:“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一冬无雪天藏玉,三春有雨地生金”等脍炙人口的,蕴含着自然美学哲理的春联,以及陈毅元帅的“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事难成,事难成,事事难成,事事成”,表达着伟人笑对困难,志存高远的自撰春联,都无不折射着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耀眼光芒。回忆起我们小时候,每逢接近年关,村里能拿起毛笔,舞弄一阵墨香的文化人,便开始忙碌了,他们根据当年的年景,以及各家的具体情况,写出一幅幅对仗工整,合辙押韵,内容贴切,充满喜庆的春联来。虽然那时纸墨的质量还远远不及现在的漂亮耐久,但看来亲切,读来舒心,对那时还不富裕的百姓生活确实能带来极大的慰藉。

  可如今呢,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天天像过年,但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却在日渐蜕化,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几乎没人再动手写春联了,而是电脑制作,打印成幅,内容呢,几乎都是充斥着“恭喜发财”、“买卖茂盛”、“路路顺,事事腾”等俗不可耐的词语,千篇一律,重复累牍,给喜庆的气氛蒙上了一股浓浓的铜臭气息。久而久之,习惯养成自然,除了以笔谋生的专业人士之外,根本没人练书法和写毛笔字了,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除了几位几近耄耋的老者,在迫不得已之时,偶尔颤颤巍巍几笔之外,笔墨纸砚已备受冷落,如此这般,折腾几许,传统的书法艺术将会在农村绝迹。撰写春联、对联的中华瑰宝将会被历史尘封。

  本来,作为汉民族文化独特的书写形式——对联,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它不仅可以渲染节日喜庆气氛,颂扬人物事迹,更在历次的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斗争中,成为了一种战斗的武器。据传在八国联军与清朝政府的“议和会议”上,一洋人“中国通”傲慢地说出一个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意谓八国联军这“八大王”是“王王在上”;而中国这边,有一人愤怒地站了起来,对以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怒斥八国联军是四对小鬼“鬼鬼犯边”,给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以迎头痛击。1939年,毛泽东为延安新市场撰写了一联:“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边区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反对投降,反对分裂,反对倒退,人民有充分的救国自主权”。以铿锵有力的语句,号召全国人民抗战到底,也成为声讨一切反动分子的战斗檄文。后来,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了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而我们却把自己的、民族的、优秀的、传统的艺术精粹,当成了花花绿绿的、只是徒有虚名的、应景的形式而已,这是一件多么可悲、可叹的事情啊。

  如果,我们再不认真反思,把一些已经颠倒了的事情重新颠倒过来,沿着自己的道路努力前行,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否则,一个折腾的已经忘记自己本来面目的民族,还会有怎样的出息呢?!

【关于春联的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1.杂文随笔:关于转角

2.关于春的杂文随笔

3.关于《山路》杂文随笔

4.关于爱关于自己杂文随笔

5.让的杂文随笔

6.杂文随笔

7.关于理想型杂文随笔

8.关于我和梦想杂文随笔

上一篇:关于春随笔作文下一篇:寻觅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