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对我放电了,我不喜欢你杂文随笔

2020-06-26随笔

别对我放电了,我不喜欢你杂文随笔

  1

  遇到有人对你放电,算不算一件幸事呢?而你本身就带电,又是十足的强电,又能电到别人,算是幸运呢还是不幸呢?而我要算那个不幸的人,因为没有人来电我,只有我去电别人。

  被人电的滋味估计不太好受吧,强电流瞬间的导过,身体接触的那一刹那间浑身一个激灵,刚伸出的手极速的抽回。这就是被电的感觉,那酸爽无法言表。

  起初并没有电到他人,只是在开门时摸到金属把手,总是会被身上带的静电给打到手。那时并没有觉得身上会有如此强大的静电流,以为是走的线路漏电了。还在想着把电路再检修一遍,然而找来测电工具检了个遍也没发现哪里漏电。

  再后来,不仅是开门时会被打到手,在下车后关门时也会被猛的给击打一下。可我还是不知道这强静电是从哪产生的,以前虽说有静电,可也没有这么强大的电流吧,甚至一度在被静电击打的那一瞬间能看到电弧。

  一次两次还能说的过去,有时一天都要被电上好多次。搞得我是见到金属的东西都不敢轻易的去触碰,生怕再被给电着了。

  2

  偶然的一次脱衣服,让我发现了这强大的电流来自于哪里。脱掉外面穿的羽绒服后,里面还穿了件轻薄款的羽绒服,当外面的大羽绒服脱掉的时刻,能看到里面的的那件已经贴在了身上,一点都不蓬松。得用手抖一拌才能恢复原样,而那时就不能去碰金属,一碰一个准的被电到。

  这是发现的小秘密,静电来自于羽绒服间的相互摩擦,可总不能不穿他吧,为了御寒还是得穿。原以为就算再摩擦也不会产生多大的静电,谁能想到动作幅度一大,照样是被静电击打。

  一度间我都想要戴个橡皮手套得了,以免时时被电,电的我已经是产生的心理阴影。一开门电着了,一关门又电着了,和别人一接触,哎着又把别人给电着了。电别人也罢了呗,关键是把自己也给击打的一激灵,我都觉得像是得了神经病一样,手一抽一抽的。

  3

  静电这东西第一次接触时还在上小学,那时买了个塑料的文具盒,有天上课老师讲到了静电,说塑料的纤维的物品在经过摩擦时就能产生静电,能够吸附起较小的物件。那时同学们是跃跃欲试,纷纷拿出笔来做试验,有往衣服上擦有往高发上擦的,当我拿出文具盒也摩擦放在桌子上后,看到它吸起了前桌女生的长发头。

  这算是第一次接受到关于静电的科学讲述,其实在没有学到这些时,对于冬天睡觉脱衣服时会看到衣服上产生的火花,还是很好奇的。但是不懂啊,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可思议的现象,有时为了能看到多一些的火花,会钻在被窝里把衣服往身上使劲的磨,然后一抖,在黑暗的夜色里看着小小的电火花霹雳啪拉的闪现,那是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静电大,说明空气干燥,身上穿的化纤类服装过多,摩擦过大。静电的威力就是如此的大,能把手给击打的一哆嗦,同时能把那些精密的电子元件给击穿。

  有些工作就得配电上静电环才能展开,为了避免对电子产品的`操作不得不如此。谁也保证不了谁身上就没有静电,只有把静电给引流掉,才能裸手去碰触,否则这么强大的电流瞬间触碰到脆弱的电子元件,不废掉才怪呢。

  科学表明,人在地毯或沙发上立起时,人体电压可高1万多伏。1万伏的电压,打到哪都是不受可议的伤害,好在那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如果再多上几秒,想想后果能有多可怕。

  静电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最为日常的就要数每日的梳头发时见到头发立起来的现象。尤其是用了塑料材质的梳子,那是越梳越乱,越梳电越多,所以好多人开始使用木质的梳子以减小静电对头发的损伤。

  静电的危害也是挺大的,电视屏会在放电视时荧屏表面的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形成一层尘埃的薄膜,使图像的清晰程度和亮度降低;在印刷厂里,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这个办公室的人员经常遇到,打印时会一下子进数张纸,从包装里取出的新纸那上面的静电都能感受到它的浮动。

  静电还会引起爆炸,手术台上,电火花会引起麻醉剂的爆炸,伤害医生和病人;在煤矿,则会引起瓦斯爆炸,会导致工人死伤,矿井报废。以后在加油站也得小心点,别不小心把加油站给爆了。

  电就在我们身上,我们对付静电可以采取“防”和“放”的措施。“防”,我们尽量选用纯棉制品作为衣服的面料,尽可能的避免使用化纤和塑料类的器具,以防止摩擦起电。“放”,就是增加湿度,避免过于干燥,使局部的静电容易释放,比如关了电视离开电脑后,应该马上洗手洗脸,让皮肤表面上的静电荷在水中得以释放,上下车时先摸一下钥匙的金属面,把电放掉再开门。

  总之,别再对我放电了,我真的不喜欢你。

【别对我放电了,我不喜欢你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1.与友别杂文随笔

2.冬别杂文随笔

3.我喜欢你杂文随笔

4.喜欢你杂文随笔

5.我不骂你说你,并不代表我喜欢你杂文随笔

6.别丢失梦想杂文随笔

7.以后别做朋友杂文随笔

8.我不想死杂文随笔

上一篇:嗨年夜饭随笔下一篇:我只是经过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