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食的随笔
说起美食每个人都有很多话要说,那么你喜欢的美食是什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关于美食的随笔,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美食之旅【1】
本姑娘很喜欢旅游,但这些旅游景点还都跟没事有点关系,让我带你回顾一下今天的旅游吧:
回顾一:教室
回顾当时:今天上午最后一节课,语文老师真在讲台上孜孜不倦的讲着试卷,大家写作业的写作业,玩东西的玩东西,根本不顾老师的辛苦。这时,窗外飘来了一阵香味,“我想想,这是什么?”同桌放下笔,认真的闻着飘来的香气。“哦!我想起来了!是红烧鸡!”同桌对我说。教室里也起了一阵骚动,大家都在讨论这香气的来源。“是食堂吧!哈哈!今天有口福了!”我回头一看,死党正美的直流口水。“大家安静!安静!”老师疾步走到窗子旁,狠心的关上了窗子。“荣誉的誉字大家要注意······”唉!这场旅行就以老师的试卷“演讲”告终了。
回顾二:放学的路上
回顾当时:我和好朋友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边的烤肉串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哎!小朋友!要不要来根烤肉串?”“我买一串!”好友说到,“你买吗?”我摸摸口袋,遗憾的咽了咽口水:“不了!”看着好友香喷喷的吃着烤肉串,我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啊!但是又一想,这都是因为我:摸摸口袋没有钱嘛······
回顾三:家里
“ 家里!这回总能吃到东西了吧!”你一定会这么说,但是不料,最近小女子的父亲常常加班。母亲对父亲是关爱有加,经常送东西给父亲,你看!这不又是了嘛!“哇!好香哦!”我走进家门,伸手准备拿一个鸡腿。“没洗手不许吃!再说,这是给你爸的,别抢!”妈妈一脸无辜的看着我,我呢?已经是泪流满面了,我已经吃到东西了,大家应该知道吧!是“内牛满面”······
回想起今天那“只闻得见香味,吃不到东西。”的美食之旅,我不禁感慨万分!欲要说出,却又低头吃方便面··
美食有感【2】
如果有幸和几个与自己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在一起,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改变的方式。如果彼此身处不同的世界却没有意识不到,就不讨论了,因为没有认知和自省的能力。最幸福的事情应该是身边有比自己优秀的朋友,自己又能敞开胸怀虚心学习人家的优点;身边出现没有那么优秀的朋友,自己又能正己修身,一日三省。
某豪们一直以来是我学习的典范,昨天深夜提出想要见面聚聚,今天上午就落实了,这般果断与高效也不是常见的。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酒足饭饱之后,某豪拿着尚未使用的餐刀(全程用叉)开了一个玩笑:“哎呀,忘记拍照了,我该发朋友圈的”说罢,喝完最后一点意大利菜汤,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呀。他们吃过的美食并不少,却从未看到他们在朋友圈里显露出来,这般淡然与高远我还差得远,想来我这种不主动“炫耀(消极者的理解)”非要别人问出来再“分享(积极者的理解)”的思想,也是修炼不到家的.表现吧。真正的大格局,大胸襟应该是像他们这般不卑不亢却又潇洒自在,活出自己的精彩,也可呼应他人的期盼。
今早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和因工作或学习需要必须走的很近的女生牵手了。是在一起看风景的过程中,因一场雨,路上泥泞不堪,我俩只得挤在伞下,相互扶持越过水洼。只记得山很翠绿,水很清澈,她一直很高冷,雨势渐大,她花容失色,冻得瑟瑟发抖,看起来很需要保护,我牵手后她很温柔。那时我还在想,我什么都没有,便这样牵了她的手,会不会对不起她。(梦里还考虑现实问题,我自己也是够了。)后来是在梦里暗自下定决心,既然牵手了,会对她好一辈子,会去努力奋斗。像是有预感一样,我俩的手在同一时刻牵的更紧了。后来梦醒了,躺在床上傻乐了一会儿,开心了一上午。有时想想,日子过成这样,也是不错的吧。
某些地区或环境里的人他们的消极思维渗进骨子里了,我承认生活总是有些不如意的地方,但总有那些让人幸福快乐的东西,我没那么伟大,改变不了你对某些事情的认知,但你去诋毁那些美好的东西,阻碍那些幸福的事情,只能说明你的可悲与可笑。时间会证明一切,总是要学会和不同的世界的人生活在一起,去和谐共处,去反省自己,去发现这个真实的缤纷的世界。放假了,和朋友们在一起很开心,喜欢积极的他们,或插科打诨或嬉笑怒骂释放着自律自知自强之下的别样风采。
改用一下得力的广告词好了,他们总是吃的很好,穿的很草,生活有他们总是会变好。时光总是很残酷,今早有两个梦,另一个事关佛道两家就不说了,写这篇文章没有其他意思,一做纪念,二做分享,与有心人来入梦,安。
美食加美文双重醉心【3】
什么时候都有人写美食书,这一类型的书向来不冷不热。随着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与《行走的餐桌》的热播,大众对于中国庞大饮食体系中各种滋味的欲望、期待和想象一下子被勾了起来,美食文化类图书也因此大热。
图书业内人士表示,美食书的门槛较低,出版这类书也相对安全,很多读者只要看到美食眼睛就会发光,况且什么东西好吃见仁见智。
据观察,去年6月以来推出的美食类图书中,仅书名冠以“舌尖”字眼的就有十几种,单单《舌尖上的中国》也有好几个版本。满眼“舌尖”似让美食书有被裹入模式化、复制化生产中的趋势,这些书名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有跟风嫌疑。业内人士担忧,美食会在“舌尖”大潮中被过度消费。
食物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下文介绍的几本随笔在内容上选择了一个最容易为大众所接受的切入点——美食,但写美食是形,写生活、写文化才是真正的内核。这些随笔文字间氤氲着鲜活温暖的人情味,美食加美文,让人双重醉心。
《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从一日三餐到人生态度
今年2月,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陈大咖的这部美食文化随笔集。陈大咖原名陈盼,作者自我简介:一个爱吃的瘦子,迷恋美好的各种小细节。做过杂志,现为一些报刊码字。就是太诚实,所以想说的一切都在书里。
美食从来都是与文化紧密相随的,深谙美食的人一定是有悟性的。陈大咖认为,人生在世,要想将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往往靠的不只是嘴巴,还要有一颗浸透人间烟火的心。于一粥一饭中,读众生百态;一汤一菜间,体悟世情冷暖。
本书分三辑:“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慢熬风花,细炖雪月”、“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们”。作者以日常生活中、旅途中接触的美食见闻与由此产生的内心感触下笔,每篇一个主题、一个故事、一个感悟。这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是介于美食评论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小品文,以美食为素材和话题,从一日三餐说到人生态度,语言活泼,文风犀利,勾画出了一抹生动的人间烟火色。
《旅人的食材历》:24节气里的台湾味道
光明日报出版社3月份推出了这本讲述宝岛台湾美食文化的图书,带领着读者从“食”的角度,深度、美味游台湾。作者洪震宇先生是中国台湾的知名文化学者、杂志主编。
作者将关注点转向了人们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各地美食生态,讲述食物背后的故事,唤醒人们对传统的传承。作者把味觉比喻成一场壮游,认为“壮阔的不是看得见的距离,而是饮食文化与本土节气交融的历史纵深”。
本书图文并茂,还有刘伯乐手绘的72幅精美农耕插图,以二十四节气为时间轴。立春,品味台湾清甜微辛的性感香葱;小暑,阳光下大口啃咬芒果,漫步小琉球岛;秋分,来一碗热腾腾的台南虱目鱼鱼粥;大寒,喝一口老姜香糖茶,暖胃暖心;在乡间小巷狂饮暴食,在田间海边挥汗慢跑……
该书叙述节奏轻松快捷,读者感受到的不止是味蕾的惊奇,还有食物背后的人情,人情背后的故事,以及孕育故事的风土、文化、历史。书中展示了台湾地区的日常饮食流变,和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
《旧时光的味道》:以美食的名义怀旧
美食,是人最深的乡愁。一个人长大后,总有些滋味,停留在回忆里。无论去过多少地方,吃过多少珍馐佳肴,最念念不忘的便是故乡的美食和小时候的味道。因为,时光将味道烙在了我们的味蕾上,永不磨灭。
4月份,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70后”许亿的这本书。作者认为,“食物是一个态度,是面对生活的态度,你不可能天天吃宴席或者说每顿燕窝、鲍鱼、鱼翅,就好像你不能把做梦当作生活一样。生活是真实的,生活也是挣扎的,如何在平淡琐碎乃至艰辛中活出趣味,才算是懂得以及会过生活的。”
作者热衷回忆,觉得所有的快乐只在曾经有过。但很多事情已经模糊了,只有一样是非常清晰与鲜明的,就是味道,食物的味道。作者想到某种食物的时候,牵扯到许多已经忘记的事情,将那些事情串联起来的时候,又发现一个曾经的自己。
作者通过对小时候的家常美食的回忆,结合个人经历,随兴所至,娓娓闲谈,淡淡的情愫,淡淡的回忆,读来既痛快,又有着无限感慨。“也许,我未来的生命是孩子和家庭的,但我的快乐,假如有的话,我想,先要吹去上面的灰尘,而后,深深地呼吸一下它的气息。再放在嘴里,闭上眼慢慢地咀嚼、吞咽。”
《路无边,吃无界》:一个自由行走的食客
古清生,是涉足美食文化研究和人文地理考察的作家。作为美食随笔名家,古清生味觉先天敏感,为了寻觅美食与心中的风景,他身体力行,寻访大江南北隐藏在民间的美食,让读者看到最真实的美食地图。4月份,他的这本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美食随笔,同样为读者所称道。
人活着就要吃饭,人活着也同样要行走。古清生一路走一路吃一路写,大有“活到老吃到老,食无止境”的境界。他的文字关乎中国美食,味蕾上的中国,有无穷无尽的味道。这些体验性的文字,表现了吃在当下的美食历程。
古清生不习惯用典,看重与相信个人的品鉴。他说,“一个有着饥饿记忆又热爱研究自然的人,有着味觉的饥渴,还希望将所吃识别出姓甚名谁。”这就驱使他在自己的文字中,将各种植物食材与动物食材的科、属、种一一考证出来,使美食文章超出了味觉记录和感性抒情。
【关于美食的随笔】相关文章:
1.写关于美食的随笔
2.关于美食句子
3.关于不言的随笔
4.关于选择的随笔
5.关于孝的随笔
6.关于读书的随笔
7.关于古文的随笔
8.关于夜的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