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梅寄相思的生活随笔
采摘花草相赠的风俗起源很早。
南朝人陆凯的《赠范晔》诗,就是一首很动人的作品: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江南早春时节,梅花已经怒放,诗人怀着春之喜悦,将它轻轻折下。恰好此时遇见了传递书信的驿使,便忽然想到:何不请他带给远在北国的友人?在那“寒不能语,舌卷入喉”(《陇头歌辞》)的陇头之上,友人也该正在思念江南的春天,思念故乡的亲友,就让这枝梅花给他带去友情,带去安慰。《陇头歌辞》的作者虽然采摘了香花想要赠给同心之人,但只是愿望而已,并不能真的送到。陆凯的`诗却是托驿使传递,或许真的能到达友人的手边。当他读到这首诗,看到那虽已干枯但依然美丽的花朵时,他将何等激动,将沉醉在何等浓郁的诗意氛围之中。
诗人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一朵小小的花儿,能够激起他丰富的情感,引发他无穷的遐想。因此一枝梅花胜过千言万语,令人想起了唐代王维那首情韵缅邈、悠扬不尽的《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系情于窗前的寒梅,因为它曾与诗人的生活、情感紧紧相连,因为它曾给予诗人许多美的感受。《赠范晔》是将故乡的梅花寄予游子,而这首是游子念念不忘故乡的寒梅。虽然两位作者相去数百年,但是心灵的颤动却那么一致。因为他们都有诗人的情怀。
有趣的是,早在西汉刘向编的《说苑》中已有一则折梅相赠的故事,但与陆凯的折梅大不一样:春秋时代,越国使者拿着一枝梅花要送给梁王,梁臣韩子勃然作色道:“岂有以一枝梅花赠送列国之君之理!我要羞辱他一番!”结果二人进行了一场舌战。从实际利益的角度看,一枝梅花委实太轻微了。同是一枝梅,韩子与诗人们的觀感大不相同。太看重实利,便没有了诗,没有了美。其实,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充满着诗和美。
陆凯这短短的四句小诗,启发了许多作者的灵感,成为常用的典故。例如宋代词人秦观那首有名的《踏莎行·郴州旅舍》便说:“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宋代诗人刘克庄也有“轻烟小雪孤行路,折滕梅花寄一枝”之句。由此可见,这首小诗是如何为后人所喜爱了。
此外,这首小诗曾为《荆州记》一书所记载,说是范晔在长安,陆凯在江南折花以赠,但范晔是南朝刘宋时人,未曾去过长安,故其说颇启人疑窦,陆凯的生平也无可考知,这些确是疑问。或许诗中“陇头”只是用作典故,泛指边远之处。《荆州记》的作者因见“陇头”之语,便坐实为长安了。不过,这些都无关紧要,重要的还是领略诗中隽永的滋味。
【折梅寄相思的生活随笔】相关文章:
2.盼的生活随笔
3.执著的生活随笔
4.情殇的生活随笔
5.伤的生活随笔
6.随感的生活随笔
7.也许的生活随笔
8.看的生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