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扫墓杂文随笔

2020-09-02随笔

清明扫墓杂文随笔

  《演繁露》说:“古不墓祭,祭必于庙。”《云麓漫抄》说:“自汉世祖令诸将出征拜墓,以荣其乡,至唐开元诏许寒食上墓,同拜扫礼,沿袭至今,遂有墓祭。”但《吴越春秋》载:“夏少康封禹庶子于越,春秋祠墓于会稽。”《春秋》也说:“辛有适伊川,见披发而祭于野者。”可见夏朝就有祭墓了。《白虎通.崩薨》载:“春秋《含文嘉》曰: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到春秋时,坟墓的规格有了定制,而《左传.成公十三年》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把祭祀和国防作为了头等大事,这个祀当然也包含了天、地、祖先。而“清明”的最早的文字记载,则出于《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五代史》则说:“五代礼坏,寒食野祭而焚纸钱。”人们直接来到坟前,在野外祭祀,而庶人无坟,以及坟上种什么树之类,天子、王公还在坚持;士也对槐树不能忘怀,因为传说槐树出槐里,槐也是夏朝帝芬的名字,《竹书纪年》记载:“后芬即位,三年,九夷来御。”所以槐树还有教化的象征意义,但庶人就没人严格遵守了。不过,唐朝时这种野祭已经被“编入五礼,永为常式”了,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对寒食、清明的描写是:“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节绿。”另一位唐朝诗人徐凝《嘉兴逢寒食》诗:“嘉兴郭里逢寒食,落日家家拜扫归。只有县前苏小小,无人送与纸钱来。”大家各自在自家亲人墓前烧纸钱野祭,一直到傍晚才回家。宋代也是如此,周密《武林旧事》载:“清明前三日寒食,人皆上冢,而野祭尤多。”

  古时妇人对清明节尤为注重,人们不仅要在门上插柳,妇人还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之说,这大概也是一种庶人的胜利,因为杨柳原来是庶人专用的。清明踏青,也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的好机会,野地里最多的白色茅草花,儿童们则喜欢拔摘出茅草的嫩花茎,可以在嘴里咀嚼出些许甜味,过了清明就不宜采了。

  清代杨韫华《山圹棹歌》俗云:“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姐妹,一枝斜插绿云翘。”清明插柳戴柳之俗,有一种传说是:柳为“鬼怖木”,可以避邪。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也有“取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之说,上坟去,自然更需要柳枝了。

  江南还有“清明放断鹞”之谚。鹞,就是风筝,断鹞,就是扯断了鹞线,过了清明,放风筝的季节也就过了。唐人高承的《事物纪原》说:“以竹为弦,吹之有声如筝,故又曰风筝。”清明正值春暖花开时节,人们出城到郊野扫墓祭祖,一面是祭墓思亲的哀情,“纸灰飞作白蝴蝶,泣血染成红杜鹃。”另一面却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举家踏青郊游放风筝,不忘应时行乐。因为“清明佳节桃李笑,田野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扫完墓,踏完青,就该忙于农活了。

【清明扫墓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1.清明的雨杂文随笔

2.清明雪杂文随笔

3.清明扫墓学生优秀随笔

4.七律清明的杂文随笔

5.混沌中找清明杂文随笔

6.清明祭的杂文随笔

7.杏花清明杂文随笔

8.清明夜杂文随笔

上一篇:小学生随笔作文下一篇:小学健康黑板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