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的早晨,全园的小朋友站在操场上参加升旗仪式,看大班小朋友演奏军鼓,这使得“小鼓手”成为一个让孩子向往的称号。不过,军鼓演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的“小鼓手”会和老师、同伴共同经历体验、尝试、感知、实践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成长三部曲。
第一部曲:初尝军鼓滋味
军鼓演奏是韵律活动和动作发展的有机结合。演奏的过程,是幼儿的身体与音乐呼应和谐的过程,也是幼儿的一次艺术表现,更是快乐和勇气的结合。
1.从观看到观察
中班末期的幼儿,满怀羡慕地观看哥哥姐姐军鼓队的活动,他们悄悄地在问:“怎样能学会打鼓呢?”由此产生了学习的动机。
“我们先看看,学习一下哦!”“看了会忘记,怎么办?”这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做的事记录下来,激发幼儿做小鼓手的愿望。
“赶快记下来”“我们学会了很多记录的方法呢!”幼儿因此有了学习成功的喜悦。
2.从旁观到尝试
敲鼓是关键的一步,鼓槌该怎么拿?什么样的声音既好听又响亮?什么样的节奏最有力?在这些共同的困惑中,幼儿开始一起进行练习。他们先选择了用筷子代替鼓槌,练习节奏,再迁移经验用鼓槌打军鼓,尝试在练习中说出自己的“困难”,并一个一个地解决。
当把小鼓放在幼儿面前时,他们既紧张又快乐,“我要背上小鼓了,真高兴。”可他们很快发现了困难:“背鼓的带子在后面,怎么办?”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迅速想到了解决的办法:“我们相互帮助吧!”“下面该我帮你了!”幼儿尝试与同伴合作,把鼓背了起来,在练习中他们感受到了相互帮助的快乐。
3.从羡慕到亲历
幼儿在尝试中渐渐增强了自信,虽然幼儿使用的是筷子,但从他们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掌握要领时的喜悦,就像他们已经自信地握着小鼓槌了。他们觉得通过自己的尝试,能收获成功:“我学会了鼓的最简单的节奏:咚哒哒、咚哒哒、咚咚咚。”“什么时候才能打鼓呀?”当小鼓送到每个孩子的手中时,他们既爱惜又兴奋,有模有样地敲打着小鼓。好像在和小伙伴说着话。
第二部曲:感受节奏鲜明的军鼓乐
军鼓演奏是有规则、有秩序、有节奏的。音乐的选择也具有它的独特性——节奏清晰、结构工整。可从两点来考虑:一是旋律优美,能引起幼儿的好感,激发他们表演的欲望;二是音乐可以不限性质和风格,但要十分注意力度和速度.具备适合军鼓表演队形变化的有力节奏。
选好了音乐后,教师会引导幼儿去欣赏音乐的旋律,拓展幼儿的音乐眼界,提高他们对音乐做出反应的能力,并提升其迁移能力和应变能力,为随音乐进行队列变化奠定基础。
对音乐的欣赏和感受会伴随着幼儿进行军鼓队列表演的整个过程,最初是倾听和欣赏音乐;接着是熟悉音乐节奏与段落;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幼儿会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融入他们的军鼓队列演奏中去。
第三部曲:创编队列。律动合一
军鼓队的队列展示是这项活动的特色,更是最具魅力之处。对于幼儿来说,最具挑战的学习就是编排和学习这些变化多样的队列。
队列的变换为幼儿创造了更多的想象创造机会,队列变化中的分工合作也为幼儿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交往水平,让其享受交往的愉快。
1.观察与记录
教师会带领着幼儿一起观察别的班级的队列变化,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幼儿发现队列有横有竖,而且可以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引起了幼儿的好奇,激发了他们自己也想变一变的愿望。
2.探索与练习
幼儿交流自己的观察记录,他们发现:“要变队形呢!有点难哦!”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学会了看图排队列,运用看图的经验感受军鼓队的队型,尝试在练习中发现怎样将六路纵队变成三个圆形队伍,怎样将四列变为“二龙戏珠“,怎样让队列排得很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队列呈现出来。他们从探索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在练习中体验着变化的快乐。
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不仅是热爱演奏音乐的“小鼓手”,更是积极的、充满自信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