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升级了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2018-11-29随笔

  上个月,班里进行了“我是小兵”的主题活动。活动资料里,海陆空三军的飒爽英姿、威武神态深深吸引住了孩子,各种武器装备更是成为他们的热门话题。

  一天,慧慧带来了4幅坦克图片,每幅图中的坦克外形相似,但拍摄角度不同。我跟慧慧沟通以后,把图片张贴在美工角的展示墙上。果然,有孩子注意到了这些图片,开始尝试模仿图片中坦克的模样,用牙膏盒、彩纸做了“坦克”。

  小宸第一个制作完成,他兴奋地向我展示。我仔细看了一下,他用剪刀把彩纸剪出若干圆形,松散地粘贴在牙膏盒的两侧,当作“坦克”的轮子。在牙膏盒上方粘了一个小药盒,当作驾驶舱。用彩纸卷成一根小棒粘上去,当作发射炮筒。

  虽然稚嫩,却是孩子独立完成的。我鼓励小宸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小宸给他的“坦克”取名“神龙一号”。大家围着“神龙一号"坦克七嘴八舌地聊起来。有人说:“小宸的坦克做得好漂亮哦,我也想做一辆。”也有人说:“轮子好像不结实,会开不快吧?”还有的孩子说:“炮筒是向下垂着的,打不到前方的敌人。”

  我问孩子们:“那大家都来说说,你们觉得什么样的坦克威力巨大?能不能用什么办法改进这辆‘神龙一号’的炮筒和轮子呢?”孩子互相看看,只有小昕和小豪大声说:“我们也要做坦克。”我说:“好啊!这次我们大家都来做。动手之前,我们要先做点准备工作。”我请孩子共同观察图片。大家讨论了坦克各部分构造的特点。然后,我跟孩子约定,回家后都找找制作坦克可能会用到的材料。

  第二次制作坦克的活动开始了,参与的孩子更多了。他们带来了一些新的材料,有纽扣、瓶盖、小纸盒,小豪还带了饮料吸管。首先,我邀请大家共同探寻坦克的“奥秘”。孩子们了解到,坦克的轮子外面包裹着一层又宽又厚的履带,能使坦克轻易地翻越壕沟;驾驶舱的“大名”叫炮塔,是坦克的“心脏”,是控制坦克行动的重要部位;前伸的炮筒称为火炮,是炮弹输出的管道……

  热身完毕,孩子开始动手。小昕和小豪将大小一致的瓶盖紧密排列后,用工字钉固定在牙膏盒两侧做轮子,并用小纸条将一侧的瓶盖都围起来,做出了一条椭圆形履带。他们还商量着在小纸盒做成的炮塔上,用剪刀剪出一个小洞,将吸管斜斜插入,做成高高抬起的火炮。

  坦克做好了,孩子欢呼:“坦克升级喽!这是我们的‘神龙二号’!”洋洋慢悠悠地说:“要是突然有敌人出现在坦克后面,那坦克就要挨打了。”小豪不服气地说:“那我把坦克转个身,就能打到后面的敌人了呀!”洋洋也不甘示弱:“等你坦克转身,你早被敌人的炮弹打得不行了,肯定来不及。”有些孩子开始附和洋洋的意见。小豪不再辩解,看上去有点心灰意冷。我说:“解放军叔叔也会面临这个问题,他们一定能想办法改进。我们来想想怎么改进‘神龙二号’,大家一起想想办法吧!”

  接下来的几天,孩子陆陆续续又从家中搜集来一些新材料,有糖果盒、卷筒纸芯、塑料瓶……每天,都有几个孩子在美术角继续研究改进坦克的工作。我看到,他们不断尝试使用新材料,而且每改一次,就试试“神龙二号”能不能顺利转身。

  有一天,一声惊呼引起了全班的注意,小涛的“坦克”成功转身了。小涛得意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办法:将工字钉穿透一只瓶盖,同时钉子穿入下层的牙膏盒,瓶盖立即成为一个活动的转盘,将炮塔粘贴在转盘上,炮塔就能灵活地转动起来,火炮的射击范围一下增大了许多。

  我带头给小涛鼓起掌来。小涛的实验成功,进一步激起了孩子制作坦克的热情。有人模仿小涛的做法,也有人有了新的主意:给坦克加上“信号接收器”躲避空袭,安装“火力机枪”清除近处目标,装上“多管火炮”增强打击力度……孩子在不断尝试中收获了欢乐和惊喜。

  在坦克制作活动中,我始终将自己放在一个较为“隐蔽”的角色上,给予孩子适当的指导,有选择地去教。有时我是“地下工作者”,悄悄地将某个孩子带来的坦克图片张贴在美工角展示墙,给参与手工制作的孩子启发与参考。孩子们在图片的激发与引导下,带着好奇开始了坦克制作游戏。有时我是“热情的观众”,面对孩子双手捧上的稚嫩作品,我积极应答,大方地送上赞赏与肯定。更多时候我是“爱发问的同伴”以及“友好的建议者”,当孩子们面对“神龙一号”产生不同意见时,我积极提问,观察到孩子们参与制作的热情逐渐高涨,我友好提示,使更多的孩子关注并参与到游戏中来,更增进了孩子与材料间的互动。有时,我还是“热心的科普员”,为让孩子进一步了解坦克的相关知识,拓宽坦克制作活动的广度与深度,我及时帮助孩子丰富、累积坦克的相关知识与经验。

上一篇:努力总是没错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下一篇:唤醒让教育格外从容幼儿教师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