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悖论等,再读康德杂文随笔

2018-12-21随笔

  先来看看科学的和不科学的。

  形而上的不同意识形态或信仰的每一个派别都这么说:我是正确的。有一些派别更是宣称:自己是“科学的”,言下之意是,别家的都是不科学的,不科学,当然就是错误的。科学,这个定义含糊的词成了战力的判准。

  为什么都能有底气的说自己是正确的?

  通过预设的前提,比如神-上帝;业报-轮回;大同世界;英特纳雄耐尔……等,再用形式逻辑的严密推演,都能推导出一套自圆其说的理论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形式逻辑的特点是:前提不必为真,只要形式对头就行,即推理过程符合形式逻辑的“规矩”。所以,形式逻辑是只能证明,不一定能证实,即逻辑上说得通,现实中不一定有符合逻辑推理结果。因为预设的前提是“想象”,假设的,是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所以能自圆其说,而一旦预设变了,那么后面的逻辑推演就跟着大错特错。比如,先确认这世界存在轮回,业报,这是非神创论佛教的世界观前提,然后用一神论(即神创论)的上帝来推演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两个前提风马牛不相及,被你硬是混合起来,接下来的混乱就可想而知了。

  怎么回事?

  重温一下康德的“二律背反”,举第一组为例:

  正题,说宇宙在时间上有开端,是有限的;反题,说宇宙在时间上没有开端,是无限的。

  如果承认正题,那么时间在宇宙在开端以前是没有的,问题来了:没有时间的宇宙是如何度过没有时间的那段时间?没有时间的宇宙怎么产生有时间的宇宙?说宇宙的时间是有开端和有限的是不可能的,所以,时间只能是无限的,没有开端的;如果承认反题,但我们说事情只能是分时间段来说的,只能是“到某一个时间点上”,无限的,没开端的是不能描述宇宙中任何事情的,所以,时间只能是有限的,有开端的。

  这两个证明单独来看都是正确的,但放到一起却产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成了悖论。

  为什么?

  先来看看知识是怎么形成的。

  毫无疑义,人们都承认:知识不是凭空想象得到的,一定是来源于感觉经验。

  问题来了,人的感觉经验常常是不靠谱的,很容易出错,同样一件事,不同人的感觉常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经验结果,比如盲人摸象。这么一来,岂不是科学知识也变得不靠谱了?

  看看康德是怎么说的。

  (先声明:康德的解释不是唯一,是不是“真理”我不知道,也不关心,在这儿引用只是我觉得老康说法有道理,能接受,仅此而已。)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做了解释:有了感觉经验,然后靠“理性”的“加工”才能形成知识。

  理性,康德用了“先天的”来描述。先天的,词源来自于拉丁文,原意是“不含感觉经验”或“不是从感觉经验得来的”,由“前件推出后件”的,即后一个命题由前面一个命题推导而得。所以,有西方学者干脆把康德的“先天”说成是“逻辑的”。有道理。

  先天的理性,康德说,就是“纯粹理性”--不含任何感觉经验“杂质”。

  所以,科学知识是由纯粹理性和感觉经验而得。这么一来,经由理性把关、加工,科学知识,即人类的认知就不是那么不靠谱了。

  但是,康德告诉我们,理性不能滥用,理性只能管理源自感觉经验的东西,不是感觉经验的东东,理性没有权利去管理,即没有权利去“加工”推理啊什么的。一旦理性僭越,去管理非感觉经验的东西,那一切将乱套,悖论由此产生。

  什么是“非感觉经验的”?康德说,是比如神、上帝;无限的;大同世界等等,当然也有我们熟悉的“英特纳雄耐尔”;印度教,佛教的轮回,地狱,天堂等等。这些东西不是来自于我们的感觉经验,因为我们不可能感觉到这些东西,这些概念只是我们为了某种目的而想象出来的,只是一个理念而已。我们如果用理性的逻辑去处理,推演这些非感觉经验“想象”出来的理念,将乱套。比如前面提到的二律背反中的关于宇宙,时间的“无限”等不是感觉经验得到的概念,“无限”只是我们为了思考而想象(假设)出来的一个概念,然后我们用理性逻辑去处理这些想象出来的东东,理性一“僭越”,立马产生矛盾,也就是悖论。

  知识源自感觉经验和理性;理性有自己管理权限:感觉经验;不能僭越自己的权利范围,管理不该管的事情,否则就会形成悖论。而科学是理性的,是处理我们感觉到的所有现象的,理性科学去处理不是来自感觉经验的形而上的概念,结果一定是悖论频出。这就是《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要告诉我们的。

  我们看到,宗教、各类主义信仰等等,但凡信仰都必定要假设一个前提,作为信仰的基础,这个基础当然不是感觉经验的,超出了理性的权限,所以,我们不能用理性去评价,去说三道四,这么做了,只能产生无法自圆其说的悖论。

  这是因为,凡是观念,理念,即不是感觉经验的东西有可能被证明,但不能被证实。比如,上帝、神;无限的;美妙的极乐世界等等,可以先预设它们存在,然后从假设的存在出发进行逻辑推理,给予证明,这些证明可以很完美(比如奥古斯丁,托马斯,现代的斯宾若莎等都给出了上帝存在的证明),但无法证实(现实中也有很多无法证明,但确实存在的事情)。而科学的是理性的,不但能证明,也一定,必须得到证实的。

  到这儿,有点头脑的都会问:用理性去证实一个想象出来的概念,怎么可能?但现实是就是有人认为“有可能”,所以,直到现在,还有人为形而上的概念,争吵不休,科学的,非科学的,伪科学的等等大帽子抛来抛去,谁也说服不了谁,那是当然:我说牛,你道马,哈哈!

  回过头来说“正能量”。

  能量被按上正负会怎样?

  物理学告诉我们,能量是标量,标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如果将能量规定为矢量,即有方向和大小,那么就是说:在一个能量场中,只有某个方向有能量,而其他方向方向是零或反向,这怎么可能?因为你不能说一个能量场中,某一事物同时受到拉伸或挤压,同时被甩开而又被拉回……所以,能量不可能是矢量。

  再把能量用到具有不同意识形态的人群上面,并规定了正负方向,即开心和不开心,我们能感觉到的现实是:基督徒认为基督教的教义对自己是绝对的正能量,有愉悦感,是正能量;而佛教徒则认为佛说是正能量,你那个基督教不算,我听了感觉不愉快;某个主义认为自己的学说是正能量,其他的信仰都是个屁不如……

  显而易见:被认定的“正能量”的对不同信仰或不同意识形态的人群而言则是负能量。问题在于,谁都能证明自己信仰的“能量”能让自己愉快,而别的通通是负能量。有趣的是,他的正能量用到你家身上,立马变成“负能量”。

  康德是怎么看的?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到两个对立的概念:自然和自由。

  自然的,一定会发生的(哲学家常用“实然”的来等同于“自然”),没有自由。比如苹果熟了一定会落下来;在咱的纬度,春天过了,一定炎热的夏天,绝对不可能:苹果砸的头疼,往上落去吧;嗯,今年春天蛮舒服的,那就多几个月吧。

  所以,自然的也就是必然的。

  自由的是自然的对立面,可以选择。康德说,诸如意志,动机,善恶,德行、幸福等等是自由的。

  动机推不出一定的结果,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多了去;当然,结果也不能反推出动机来。一个人很不幸福,不能推导出这个人就是恶人,不善,没有德行;反过来,一个毫无德行的恶人不能推导出他(或她)一定不幸福;也不能推理出有德行就一定幸福。

  也就是说动机和结果,善恶,德性和幸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人的情绪快乐与否跟人的意志相关,意志是自由的,愉快和痛苦因人而异,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科学的是不自由的,前提和结果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能用理性进行推理而得到结果,所以,科学是必然的。

  用必然的去推导自由的,比如,能量本来就是一个标量,是科学必然的,而人的情绪可以有快乐与痛苦,是自由的。为了能自圆其说,给能量按上一个自由的正负属性,等于用一个必然的概念去推理自由的结果,而得到的结果当然是莫名其妙,笑话百出。

  当然,《实践理性批判》康德是从道德引申出宗教的话题,对自由,康德有更深层次的论述,道德的绝对命令引申出真正的自由是什么等等。不过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上一篇:鸟的天堂杂文随笔下一篇:今宵有雨今宵愁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