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祭杂文随笔

2018-12-28随笔

  不经意间,一晃四十年过去了,到了孔子说的不惑的年纪。我突然间有了一点伤感。按照人的寿命平均八十岁来算,觉察到自己的生命已经逝去了一半,以后,我又该往回走了。走回到我来人间之前的那个神秘的永恒的空间。

  我现在充分懂得孔子所说“四十不惑”的含义。按照孔子的这个标准,自己或许没有提前,但也没有滞后,自己符合他的这个说法。四十岁的自己对人世间的道理已经清楚明白了;这个“不惑”的道理仅限于生活常识和人情世故的社会学问。要是针对自然科学,我想人类永远会有“不惑”的地方。但明白了这些,不等于自己就能做到这些。自己为什么做不到,现在四十了,就明白了。明白了其中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自己终于看清了自己。看清了自己,才能正确看清身外的一切。

  四十岁之前,在自己往前走的路上,自己看到了很多的风景,却唯独没有看到自身的影子。路边花开花谢,头顶云卷云舒,使路途变幻无穷。欢乐是应该的,苦恼是不应该的。这都是只看身外不看自身的结果。四十岁过后,就豁然明朗,对自己来讲,天下有什么应该不应该的,因为还有个自身总会有个不合时宜的时间,出现在不合时宜的地方。在这个前提下,再说什么话,做些什么事,终归是事与愿违的。

  活到四十岁,才明白了以后该怎样活着。有人说,四十岁之前为别人活,四十岁之后该为自己活。也有反过来说这句话的。我现在觉得该为谁活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该怎样活。同样,这也得先看清自己。

  当孩子的时候,自己在父母的呵护下无忧无虑的活着;成人之后,自己在父母和周围关心自己的人的鼓励下活着;成家之后,自己在责任的压力下活着。活的也算丰富多彩,活的也是顺其自然理所当然,但唯独缺少自主掌握自己活的能力;四十岁前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自己身后,不由自己的控制,推着自己往前走。当自己明白自己应该怎样掌握自己生活的节奏和能力,而不受身外事物的影响时,已经四十岁了。

  有人或许认为,到四十岁时,功成名就,名利双收,就算表明在人世间活的明白。但实际当中,我倒看到许多功成名就名利双收的人被法律制裁,进了囚房。仅此一象,我就认为这些人还没有活明白。也就是说功成名就名利双收,就未必是活的明白。于是,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活的是否明白与身外的名和利多少无关。这也是在我四十岁的年龄认识到的。

  与外在的名和利无关,剩下的只有内在的精神思想。

  四十岁之前的精神,不应该叫做精神,应该叫做闯劲;四十岁之前的思想,也不应该叫做思想,应该叫做想法。

  四十岁之前的身体机能是旺盛的,有闯劲也是必然的;暂时看不清方向,也敢于迈开腿往前走。到了四十岁,身体就疲惫了,步伐就缓了下来,就有时间思考一下除了迈开腿往前走之外的其它一些问题。豁然间,就可能想到自己为什么走到这里的问题。当他再能想到自己走到这里已经四十岁时,他会坐下来回头望去自己一路走来的情形,他会又有更多的认识。顺着一路的脚印,他终于会把目光最后落在自己身上。

  四十岁之前,由于身体精力的充沛,大脑总是活跃的。由于对世事的积累有限,看到的景象总是新鲜的,故而想法也是层出不穷。但想法和思想是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个是未经世事的孩子,一个是饱经风霜的老者。此刻提到的孩子,寓意着思想的不成熟。而老者,寓意着成熟的思想。

  人一过四十岁,人的思想会加速迈向成熟。同时,他的身体也会明显感到,一年不如一年了。

  四十岁是人生当中一个重要的坎。迈过去就是一个思想健全的人,迈不过去,仍旧还是一个娃娃。

  既然人迈过了这道坎,眼前就有了不同于迈过前的风景。实际上,眼里的风景未变,变化的只是心里对风景的重新认识。于是,已过四十岁年纪的人,再也不会轻易产生伤感。

  四十岁过后,尽管不再具有四十年前走路的气力,但向前方望去,不论晴空万里,还是烟雨蒙蒙,心中早已有数。知道自己该走到哪里歇息,该走到哪里停停。该让后来人的,就让他从自己身边过去吧。别人从自己身边走过时的身影,也可以当做自己眼中的风景。

  四十岁后,尽管自己走路的步伐变慢,但自己知道了脚步踏稳,不再冒失。尽管路上看到的是别人已经看过的风景,但自己仍能看出不同于别人的景致。

  四十岁后,就逐渐不再在意年龄。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乃至再往后,只不过是永恒的时间上一个个刻度。对待生命的终点,自己不再畏惧。

  时间分秒不停的往前走。刚说完四十岁的时候,实际上四十岁已经过去。过去的就是逝去的,死亡的。四十年前的自己已经不在人世间了。

  时间又不断催生出现在的我。又是一个重新的我。我能不断认识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这就够了。我有完全的能力掌握自己以后的路,怎样走下去。路途平坦时不必一路高歌,路途崎岖时也不必垂头丧气,直到生命的终点。

  四十岁,我终于看清了自己。实际上,我此时的认识,过来人也早已有总结:这叫“自知之明”。多么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然而四十年后,我深刻的懂得了它的含义。

上一篇:乡村的豆优美散文下一篇:细心收藏下今日的夜安的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