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冬雪覆盖了大地,万物披上了银装。记忆中奶奶常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天上神仙降雪花,人间穷人过腊八。”
时间过得真快啊!再过两天就腊八了,又要吃腊八粥啦。每逢此时就想起小时候,奶奶在灶台上,熬腊八粥的情景。
童年的记忆里,从腊月初七奶奶就开始,准备熬腊八粥的食材:大黄米、小米、饭豆子、红小豆、白薯、老倭瓜、核桃仁、大红枣、花生、栗子这几样一样也不能少,寓意:“十全十美”缺一样就是不吉利。不管家里咋穷也要熬一锅腊八粥,熬粥是为了祭拜这几位神仙:门神、灶神、井神、保家仙,目的是为了来年祈求,保佑家里人丁兴旺、五谷丰登、招财进宝。
腊月初七吃过早饭,奶奶就把做腊八粥的米和豆倒在簸箕里。放到炕上,仔细挑米里的小石头,挑好后就放到大瓦盆里。最后把花生和栗子去皮,大枣去核。一切安排好后就把这些食材放到灶台上。
初七晚上,把豆子用温水泡上。我们家乡腊八粥是晚上吃,是便于祭拜,白天怕外人冲福,惊扰神灵。
初八吃过午饭,奶奶就开始忙活起来,把锅里添上几瓢凉水,倒入熬粥的食材。用疙瘩火熬粥,等粥煮到七分熟时,就用小火慢慢熬了。整个下午,奶奶就守在灶台边看着粥锅。隔一段时间,就用大铁铲子,铲铲粥锅,她说:“粥熬的时间越长,粥越好吃。”
每次她打开锅盖铲锅时,一股香甜的粥味,让我垂涎三尺,巴不得早点尝上一口。奶奶明白我的心思,笑着说:“小馋猫不要急着吃,神仙不尝饭不香,快上炕等着吧。”
好不容易盼到天黑,腊八粥也熬熟了。香味飘满整个小院,在炕上坐着,就有一股清香味,顺着门帘缝隙飘进屋里。奶奶分别给,各位神仙上了香。贡品摆好好后磕三个响头,祈求一家老小没病没灾。
奶奶祭拜过神仙后,就开始张罗吃饭。喝粥时,我们没有一个说话的,都规规矩矩地,握着小勺喝粥。边吃眼睛还时不时地,往瓦盆里望望,看看还有没有,自己的一份。奶奶知道我们肚里的蛔虫,就耐心地说:“慢点喝,别烫着,锅里还有呢,今儿让你们吃到肚皮外。”
这顿饭不能打饭碗,打了不吉利。大人打碗,来年日子过得不顺溜,小孩打碗,叫打岁(爱生瘟疫)。如果打了碗,就用蓝布把碎碗包起来,用五色线记上,供在灶王爷那,过了三天在挖个坑埋好,这叫拦岁埋灾。
供神仙那几碗粥,不能立刻就拿走,要供三天。然后再倒在瓦盆里,给离家近的,出嫁的姑娘吃,这叫吃福根。都说:“嫁出的姑娘泼出的水”生死与娘家无关,要是喝了这种腊八粥,娘家神灵在她有灾难时,也去婆家照应她。离家远的姑娘也有一份,等年根下,来娘家祭拜祖坟时,要带上一碗腊八粥的食材,这叫留福根。同样娘家神仙也在危难时保佑她们平安。
儿时的记忆永远挥之不去,童年腊八粥的味道,常常飘在鼻尖儿上。腊八粥里熬着奶奶希望与祝福。童年的腊八粥是年的味道,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