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孩子成为假性留守儿童随笔

2019-02-06随笔

  前不久,郭女士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一条微信,引起了朋友们的围观,她在朋友圈中写道:“有时候我在思考,我们这一代人,为了工作,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我们得到的是不是比失去更多呢?4岁的孩子非常叛逆,一言不合就大哭大闹,孩子爸爸工作也忙,我的工作也忙,我想工作不应该成为父母失职的理由,我不想自己的孩子变成‘假性留守儿童’”。郭女士的微信道出了自己的无奈,记者采访后了解到,因为工作原因而忙于应酬,却无暇照顾孩子而导致孩子沦为“假性留守儿童”的家庭,又何止郭女士一家。

  何为“假性留守儿童”

  我们对留守儿童这个词汇并不陌生,看到这个字眼,往往会联想到那些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在家中的孤独孩子,而“假性留守儿童”则不然,它指的是那些父母和孩子同处一个家庭环境中,但平时由于父母忙于工作或沉迷手机,导致无心照顾孩子而全权交由老人抚养的那些孩子。

  这些“假性留守儿童”的父母往往只在下班后和孩子玩一会儿,之后便撒手不管孩子的成长教育,这会让孩子失去很多安全感和亲情感,长此以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缺失很多难能可贵的东西,所以不少教育专家呼吁,莫让孩子成为“假性留守儿童”,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

  不少家长表示很无奈

  市民陈大妈每天都会带着自己2岁多的外孙女去外面散步,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孩子父母经常拿着手机不肯放,连带孩子到外面去散步游玩都不肯,晚上孩子想和父母睡,她的女婿女儿也总以各种理由搪塞,最后孩子只好跟着她睡,慢慢的,孩子也不和父母亲近了。陈大妈无奈表示,外孙女就像是爸爸妈妈的玩具,他们想起来了就下班一起玩一会儿,没想起来就扔在家中自己出门旅游,她也很无奈。

  而今年已经上小学一年级的小文(化名)坦言:“爸爸妈妈工作太忙了,他们很少来接我放学,回了家我自己做作业,等到很晚才能见到爸爸妈妈,然后让他们给我的作业签字。”小文的表述,平静中透着一股忧伤,记者隐约能感受到这孩子话语中藏着不少对父母的不满。

  现如今,快节奏的工作生活,确实让一部分家长失去了更多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一部分父母也沦为“低头族”,陪伴孩子阅读、陪伴孩子户外运动、陪伴孩子上下学等常规性的父母职责,也全权移交给了家中的老人,但毕竟父母的亲身教育和祖辈们的陪伴,对于孩子来说,是完全不能等同的。可即便不少父母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但是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女士表示,自己也想多陪伴孩子,但苦于忙于工作,劳累一天后回家,有时真的没多少精力再管孩子。而一位正在幼儿园接孩子放学的爸爸则表示,以前自己也是这么成长起来的,并不觉得孩子一定得父母陪着,他认为孩子更应该学会独立。

  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

  心理咨询师王乐怡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她接手的一些案例中,很多孩子承受着“假性留守儿童”后遗症的困扰。这些孩子往往会没有安全感,不自信或者存在唯我独尊的心理问题,有些孩子因为童年缺少父母关爱,甚至会和父母保持距离等。而这一切的原因是由于父母在孩子童年时没有过多走进孩子世界,没有陪伴孩子成长而形成的。

  王老师表示,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往往有自己的主观判断,比如“70后”的一些父亲,会觉得男人不管家也很正常,因为他们的童年也是这么过来的,很多“70后”父母忙于生计,忙于养家糊口,所以当“70后”们自己担当父母角色时,他们并不会意识到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而“80后”“90后”父母,有些往往不习惯自己付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任由自己的父母一手抓,隔代养育成为主要模式。

  但事实上,孩子的成长需要榜样的力量,父母就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一榜样,只有通过相处和陪伴,孩子才能获得最好的家庭教育,感受来自父母的人格力量,所以,如果你有时间,还是多陪陪孩子,不要让可爱的他们沦为“假性留守儿童”。

上一篇:心上你居住过的地方随笔下一篇:异地恋攻略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