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想太多最先拖垮自己人生哲理

2019-03-24人生哲理

  1

  总想些有的没的

  最先拖垮你自己

  结合昨天发生的几件小事,我深深觉得,想太多会毁了一个人。

  在上班路上,我听了个音频节目,主持人说有个姑娘觉得上班特别难熬,以前经常鼓励她的那位女上司,如今对她不咸不淡,面无表情。

  她忐忑地从工作业绩排查到职场礼仪,把回忆的每一帧放慢,想自己到底什么地方让上司失望,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上司炒掉,想到失眠焦虑得快要疯了。

  事后得知女上司只是脸上打了肉毒素,她终于心里舒了一口气。

  想太多,毁了她的自信和健康。

  中午吃饭时,同事们聊到泡脚的话题,有个同事说,天冷时在泡脚水里放点花椒和辣椒,泡完特别舒服。

  然后一个男同事就开始思维发散了,说泡脚时再加点大料葱蒜,这样的泡脚水色香味俱全,可以作为汤底来煮面。

  他描摹出栩栩如生充满细节的画面后,把自己恶心得胃口全无。

  想太多,毁了他的食欲和心情。

  我们通常说想太多的时候,不是指基于客观的思考,而是主观上瞎想一些消极负面、有的没的。

  总在瞎想=浪费时间+拖垮情绪+思虑伤身+患得患失+关系失衡+黑化别人+钻牛角尖……

  这些瞎想,绝大多数都不会真正发生,但我们捕风捉影地想太多,仿佛让自己把这些不好的事情统统经历了一遍。

  做人如果瞎想太多,会从方方面面消耗自己。

  2

  你的问题就在于

  想太多而做太少

  我前段时间收到一条私信。

  有个大三的男生,看着比自己大一届的学长学姐们找工作很不容易,他开始慌了,没过六级,没有入党,没有一技之长,没有未来方向,不知道自己将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这个男生觉得“未来可见度低”的这种困惑,我当年比他严重得多,瞎想担心到失眠了一整个学期。

  把我“自拔”出来的方式,是去真听真看真感受。

  当时我一不想直接考研,二喜欢所学专业但又不想以此为职业,想立足自身情况,去找合适的就业路。

  那时,我对外贸感兴趣,除了学英语和考证书之外,就去义乌找实习工作,短短一两个月,让我在面试实操、新人培训、商务礼仪、外贸事务等方面都长了见识。

  有了这个经验打底,我好像知道毕业后的第一步该怎么走了。

  你可能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但你现在得做点什么,找到方向当然很好,没有找到的话,至少让你排除一个错误选项。

  之前在看哈维·艾克的《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这本书时,里面有个拿走廊打比方的说法,我觉得很妙。

  “如果你真想了解一个行业就去做,不必第一天就万事俱备,先踏上走廊,很多机会之门打开,在走廊上看着不同的门进进出出的人们和工作,你会发现一个适合自己的切入点。”

  想太多,不会让我们接近真相,只会让我们裹足不前,耽误我们去经历去感受的进度。

  其实当你去面对,去经历,去感受,你会发现事情比你瞎想的轻松多了。

  3

  越瞎想生活越难熬

  去做有建设性的事

  通过一件事,我更佩服我的写作搭档“庆哥”。

  她怀孕四个月时,去做三维排畸,医生说宝宝心脏不太好。她跟我说,得知消息后,内心绝望无助极了。

  她预约了羊水穿刺,得排几天的队,检查结果要熬一个月才知道。

  那段时间我知道她过得特别艰难。我很担心她,每天想方设法地鼓励她、安慰她,但事实证明我多虑了。

  我总劝她别太累,她说瞎想得越多时,往往就过得越差,她需要做些事情转移注意力,就去上班、去写文章。

  一个月后她高兴地告诉我,检查结果正常,幸亏当时找事情做,避免想太多。

  很多时候,哀莫大过于想太多,让心好死不死。找点事儿做吧。

  晚上想心事想得睡不着,没事起来背背单词也好,再不行做做家务也是好的。

  白天与其瞎想,不如把碎片化信息整理整合,或去运动,清空脑子里的闪存。

  经常有女读者问我,怎么避免玻璃心。

  从她们的描述来看,人越闲的慌越爱想太多,而且永远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脑洞大开,自我戕害。

  跟人打招呼,对方没反应,你把可能得罪对方的细节从头到尾确认好几遍,然而可能他只是近视眼;

  你去同学寝室小坐,临走前用余光看到同学在擦你刚坐过的椅子,然而可能你的同学只是有洁癖。

  你如果总是想别人怎么想,那么你就把生活活成了一个垃圾桶,别人丢什么你都得接着。

  在我看来,如果把瞎想置换成有建设性的思考和行动,那你就会觉得你和世界都好多了。

  我刚从深圳来大连工作时,生活节奏和工作强度降低,我无聊到翻配偶手机的地步;后来开始写文章,大把剩余时间被我用来琢磨遣词造句和文章结构,于是日子有趣多了。

  瞎想,是一种很厉害的溶剂,它能溶解你的容颜、健康、事业、爱情和心情。

  把时间花在该花的事情上面,别每天矫情地想七想八,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玻璃心。

  毕竟,留给我们努力的时间并不多。

上一篇:你可以治愈自己人生哲理下一篇:我们正在摧毁自己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