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吧,日子都是熬出来的人生哲理

2019-10-17人生哲理

  老家方言中有一个词,叫做“熬”,比如熬稀饭、熬菜、熬汤……比如熬夜、熬年月、熬日子……

  晚上和妻子散步,边走边闲聊,不经意间,话题扯到了“熬”,她说出了一句经典的话:日子是熬出来的,过日子要是没有“熬”,那就不是日子啦。

  我突然想起,冯仑也说过:伟大是熬出来的。

  特稿哥今天不谈“伟大”,只说说寻常日子。

  回想自己走过的生活之路,我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一年也吃不上几回肉,衣服也是烂了补、补了烂,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父母常挂嘴边的话就是: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能熬过去呀。我就想:自己快长大吧,长大吧,长大就能为父母分忧解除,苦日子就熬到头了。

  记忆里,母亲手里没断过活儿,嘴里还不时哼几句不着调的小曲,但也经常和父亲吵架。后来,如父母所说,日子把我们姊妹几个熬大了,也把父母的头发熬白了,他们的感情也越熬越牢稳。

  其实,我们不少人都在“熬”。

  中国有句俗话,叫“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就是说,一个人先前付出了很多劳苦、委屈、感情,忍气吞声、脚踏实地、委曲求全地工作着劳动着,慢慢熬出了头,有了点成绩、成就、好结果,终于可以舒展一口气、过上好日子了。并不是说,熬成了婆婆,就该对媳妇指手画脚。

  “熬”,确实不易!没有经历过“熬”的人,永远无法感受。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讲:这家伙没出息。他在这个岗位上“熬”了这么这多年,还是一个小职员。明白的人都知道,这种人之所以“熬”不到一官半职,肯定不善于忍辱负重、摧眉折腰事权贵。

  熬呀,其实表达了一种对生命的豁达心理,一种对生活的幽默态度,一种坚持,一种向往。

  熬,让我们不断成长。年轻人没有熬,不可能磨练心性;中年人没有熬,不可能蓄势待发;老年人没有熬,不可能稳若泰山。熬,不是逆来顺受的活着;熬,不是对命运的妥协。熬,是能量积蓄;熬,是生命升华。我们要学会熬日子,慢慢地熬,用心地熬。熬到媳妇变成婆,熬到小伙变成爷。到那时,我们还需要熬。熬来熬去,熬尽人间的酸甜苦辣。

  熬得住,出众!

  熬不过,出局!

  熬日子,需要有耐心,一天一天,一年一年,有时是迷迷糊糊的熬,有时是孤独孤单的熬,有时是热热闹闹的熬,有时是焦急等待的熬。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自己在熬日子,日子都在我们身边等待我们去用心熬。

  我们在熬中学会了思考,我们在熬中学会了品尝,我们在熬中学会了等待。

  熬日子如熬汤。

  家乡有句老话:“汤里都是情,爱喝汤的人多半重情义。”

  每一道汤,都需要细细地熬煮,一点一滴地观察着食材的变化,最终粹出精华汇于一碗,这样的食物定是带着浓浓真诚,温暖人心。

  难怪,煲汤的时候,人会显得特别温柔。

  早些年看过一个美食擂台赛节目,有个二十多岁的女选手,乌发绾在脑后,斜斜地插着根筷子,厨艺极好,一路过关斩将。她特别善煲汤,常常是对方火急火燎地煸炒炝锅,她却不紧不慢地炖着汤,时不时舀一勺尝尝味道,一脸从容,温柔极了。

  摄像师傅估计是被这画面迷住了,镜头经常在她尝汤的时候停留许久。

  她熬制的汤,肯定是温柔的滋味。

  特稿哥在一个信阳朋友家吃饭,连上三四道汤和炖菜,瞬间就让人有种暖心的感觉,连带着那个炖汤的朋友,看起来都是个经典的“暖男”。

  熬日子也要用心慢慢煨,不急不躁,要耐得往寂寞。只是,要真正把那种酸甜苦辣的味道熬出来,得用我们的一生……

  人生如炖汤,自己是自己的大橱。自己配料,自己调味,材料好了,时间久了,自然有味道。

上一篇:里尔克名言摘抄下一篇:放得下一些东西,才能拿得起一些幸福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