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春节日记范文合集九篇
春节日记 篇1
过新年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亲朋好友互相串门拜年,好热闹。
我今天要去大姑妈家里拜年,他们家在农村。我们乘着表哥的汽车,一路向目的地出发。在路上,我看见许多像我们一样去拜年的,有的开着电瓶车,有的开着汽车,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是乐呵呵的,很高兴。开过平坦的马路,来到了盘山公路,在路上扭过来,折过去,我觉得很刺激。看看两旁的大树,虽然已经隆冬,可是许棵还是郁郁葱葱的,充满了生机。
过了一个小山坡就到了,我们一下车就看到了,我们一下车就看到了一群鸭子成群结队地在摇摇摆摆地走过来,“嘎嘎”地叫着,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大姑丈热情地来接我们,路边的人们都在打招呼:“你家来客人了,我们等会儿也要来······”说这话。来到这里,大姑妈正在烧着菜,她把准备好的瓜子、小糖等零食拿过来给我吃。
大姑妈家过去一段路就有一个大水库,我想去看看,表哥就带着我去看大水库。走了一会儿,我看到一大块堤坝,可真高。要爬“山”了,我累得气喘吁吁。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爬上了堤坝。站在平坦的大坝上往下望,只看见壁绿的色的水清澈到底。极目远眺过去很远的距离才到对岸。表哥告诉我。这个水库提供着附近很多的村镇的生活用水,是不能污染的。我才知道这个水库的作用这么大。
我在大姑妈家过了愉快的一天,傍晚我们又乘着车子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春节日记 篇2
春节是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定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风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xx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在我国最古的文字记载中,有许多关于岁首的故事,腊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后的农闲季节,汉郑玄也说过,岁未年初“劳农以休息之”。拿我们这天的话来说,就是劳逸结合的意思。
那么春节到底是怎样来的呢?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方休息,然后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日晷仪。但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之后,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那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时风云的不测,使他很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然后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明白后,忍不住带着日晷仪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童子服待万年,祖乙对万年说:“期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光,建立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状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写了一些字,阿衡看见后,明白万年的历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于日派人刺杀万年,结果刺客被士卫抓住了,祖乙明白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此刻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道,就叫春节吧。”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之后,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了准确的太阳历,之后为了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日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传说就是为了纪念万年的。
此刻我们过年也有一些习俗,如倒贴“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
春节日记 篇3
今天是大年三十,一大早,我们家就热闹起来。
爷爷忙着准备中午的菜,奶奶和妈妈忙着饱饺子,我和爸爸忙着贴春联。我给爸爸拿浆糊,爸爸贴,一会儿的工夫,家里便贴满了红红的春联和大大的“福”字,真漂亮。
中午,叔叔一家也回来了,我们放鞭炮,下饺子,然后围在一个大圆桌上吃了一大桌子的饭菜,真热闹!
晚上,我们吃完美味的年夜饭,就开始看春节晚会,上面有唱歌、小品、杂技、魔术……真是精彩极了。我们看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已经到了12点了,突然外面鞭炮声响成一片,震耳欲聋,新年到了!新年到了!我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爸爸妈妈工作顺利!祝大家春节愉快!
春节日记 篇4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除夕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们则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春节日记 篇5
早就听说父亲的朋友住在诸暨五泄的山后。
这个春节,父亲母亲带我去诸暨五泄的山背后去吃烧烤,父亲的朋友早在那里等着我们,我们走着崎岖的山路,又绕过一片片小溪,最后,终于到达了山背后。
我们准备了一些好吃的东西,有茄子,牛肉,玉米,面包,鸡腿……父亲把架子抬上来,放在地上,母亲把炭倒倒在架子在,然后我们就烤着东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我拿起细长的铁棒,把玉米插进里面,再涂上黄黄的油,然后在架子里烤了起来,我耐心的烤着,心中充满了希望,忽然,我的玉米烤焦了,父亲说:”没关系的,只有用心就行了。“过了一会儿,烤熟了,放了一点胡椒粉,我大口大口地吃起自己的劳动成果。
真是一次难忘的烧烤。
春节日记 篇6
盼到了!盼到了!终于盼到了!春节终于到来了!
我在街上走着,看到了家家户户倒贴福字、点燃烟花爆竹。小孩都穿上了新的衣服,街上热热闹闹的,真好玩!
在缤纷的焰火和欢快的乐曲中,新的一年向我们走来。辞旧迎新之际,我们总是觉得百感交集。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去做,有许许多多的任务要去完成。
新年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烟花。
我爱春节!
春节日记 篇7
阳光照进我那大窗子,我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睛。外边好多声音,我正好奇,看了看日历,恍然大悟,今天是春节啊!
从龙年跳到了蛇年,这一年中,发生了多少事情,多少喜怒哀乐,想想,它们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沉浸在过去了一下,我赶紧刷了牙,美美的吃了一顿饱饭,喝了一杯果汁,下楼去。
下面,正有人在准备点鞭炮,我就在旁边看。那人好像是第一次点鞭炮,很小心的拿着火机靠近。接近的刹那间,他像兔子般的转身就跑,鞭炮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伴着一阵火花,小区中响起了第一响鞭炮声。仿佛是初雷乍响,小区里的鞭炮声开始接二连三地响了起来。
我看到一个小孩正穿着新衣服在向小伙伴炫耀,他的小伙伴们个个眼含羡慕,左顾右盼的看着他的衣服;一些老年人在下棋,谈笑风生;一些少年在比赛,个个不分上下。新年有新劲啊。
我见到熟人,连叫一声:“新年好!”在打给爷爷奶奶,祝贺一声。他们笑着回应:“新年好!”夜晚降临之时,我们全家坐在一起,吃着一顿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仿佛在打仗一般,饭后还“香气绕鼻,余香未丧”啊。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小区里灯火通明,小区中热热闹闹,小区外川流不息。
在大厅里,我们看了春晚,那些精彩的节目,那些优美的歌声,让我们大家连连叫好,赞不绝口。然后在阳台上,我们观看着星空,听着优美的音乐,激烈的鞭炮声,有种说不出的舒服。
最后,眼皮越来越重,我们洗了澡就睡了。躺在床上,听着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我们渐渐睡着了。
俗话说的好:新年新希望!
春节日记 篇8
春节,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到云南过年。一路上我们游览了土林、抚仙湖和元阳哈尼梯田,我觉得风景最壮观的是土林景区。
在去土林的路上,爸爸一边在狭窄荒凉的山路上开着车,一边抱怨土林应该没啥好玩的,还不如直接到抚仙湖去。
当我站在土林景区的大门前,我也开始怀疑,因为从大门外看进去,除了几栋孤零零的房子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风景。但当我们走进大门,爬上一个小山坡,跨过狭窄的垭口后,眼前豁然开朗,我惊喜地发现自己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一座宏伟的城堡矗立在我们面前,在朝霞的映照下闪着金黄色的光辉。远远望去,那里有宽阔的城门,有高大的立柱,有好似埃及金字塔一样的建筑。我急忙向“城堡”跑去,想看看这一切是否只是我的幻觉。
当我置身其中,我才发现这些城门、立柱还有“金字塔”都是由泥沙和小石块混合而成的。我好奇地问爸爸:“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爸爸告诉我,这里的地质由铁矿、粘土、砾石等组成,经过千百年的雨水冲刷和风化,没有铁矿层保护的粘土和砾石被冲刷和风化掉了,剩下的部分逐渐形成了成群的柱状地形,因远望如林而得名“土林”。
景区里的游人非常少,我们信步走在迷宫一样的山路上,两边是高耸入云的土柱、山石,有的像小熊,有的像鳄鱼,还有的像癞蛤蟆。我一直走在最前面当开路先锋,因为我想第一个看到这些奇特的风景,然后开心地告诉大家。
当我们爬上山顶,我再一次被土林的雄壮所震撼。我发现自己真的爱上了旅游,长大后我要靠自己游遍全国的大好河山。
春节日记 篇9
xxxx年春节到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大街小巷爆竹声声。
傍晚时分,父亲、母亲两位大人在厨房忙得不可开交。不一会儿,一份美味可口的菜肴陆续上了桌,爷爷、奶奶看着我破不及待的样子,都被我逗笑了。奶奶说:“小馋猫,等母亲、父亲来了才能吃。”随着一声声鞭爆声,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晚宴着手了,我端起饮料高兴的说:“祝爷爷、奶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祝父亲、母亲工作顺利、永远年轻。”
一吃完饭,我就跑出去放鞭炮了,天空就像一个大花园,有时红、有时绿、有时蓝、有时紫,色彩缤纷、热闹非凡。
我喜欢过春节,喜欢放鞭炮,愿天下所有的家庭都能合合美美、幸福团圆。
【【精华】春节日记范文合集九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