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滇西大山深处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小时候,理发在经济条件差的边远山村也是件奢侈的事。
从记事起,除了爷爷在我很小时给我剃过几次光头,我的头都是父亲理的。记得当时村里没有推剪,许多孩子理发都是用剪刀剪剪,结果往往参差不齐。其实现在想起来,那根本算不上什么发型,纯属把长发剪短一些而已,更谈不上美观了。因此只要哪个小伙伴理了发,村里的女孩子都要跟在他身后取笑上大半月,因此理发对我来说是件很没面子、很痛苦的事:为什么女孩子、大人可以留长发,我就不可以呢。
只可惜我的头发长得很快,再加上发质很硬,没多长时间整个头便像刺猬一样,不理也得理。每次父亲拿出那把剪刀磨,我就知道又要剃头了,就会想方设法逃到外面去,最终还是被抓回来了。在父亲的责骂声中,我开始用哭声来抗议。母亲便会从红木箱里取出半块红糖:“乖,等剃了头就给你吃。”在父母的“威逼利诱”之下,我终于妥协了,不再吭声。理完了发,母亲总是端来一盆水,用洗衣粉把留在头上的碎发洗掉。
上了初小,不理发是要受老师批评的。上一、二年级时,当时的村小老师有一把推剪,看到谁的头发长了,就会主动上门帮他理。可惜这位老师也根本没学过理发,只会把靠近耳朵的长发理个精光,再打个顶,理过的头发似乎比较整齐,不过看上去就像个锅盖,我们都叫它“锅盖头”,不过因为是老师理的,再也没人会取笑了。只可惜好景不长,这位老师调到外村去了,理发的事又交给了父亲,曾经的故事又开始重演。
记得第一次上街理发是要上高小的事。当时我以全村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高小。父亲很是高兴,说要离开家了,就到街上理个发吧。当时的街场没有理发店。只是在街边上挂块白布,摆上两把椅子,看着理发师傅的刀具箱里插着的各式各样的刀子剪子小刷子,我就感到很好奇:理发还要用这么多家伙。这一次,花了五角钱,老师傅给我理了个分头,头发从中一分为二,本来自己对这个发型很是满意,不料回家后却被小伙伴说成是汉奸头,心里又凉了半截。
也就是从这以后,我的头发再也没交给父亲料理过。随着日子一天天好过起来,理发不再是困难的事。不要说在城市,就是在老家的街场上,也有设备齐全的发廊,要理什么样的发型都可以。不过也有村民说,年轻人去镇里理发,是因为想去见那些漂亮的发廊妹;小孩去镇里理发,是因为想去玩游戏机。只有村里的老人,如我的爷爷,还习惯在自己家里,用锋利的剃头刀把头理得精光亮,直到死也没改变过这个发型。
用洗衣粉洗头,用剪刀理发,这样的经历,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恐怕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