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的心态下警惕散文

2019-10-29散文

  写下这个题目,是希望探讨一种有效的为人处世方法,包括做好自己、交往他人。

  尊重的心态是前提,也就是著名的外交六字原则“有理、有利、有节”中的“有节”。有节,有节制也,即不侵犯他人正当利益,不无缘故的贬损他人,不主动攻击他人,等等。尊重,就是实现这一效果的有效方式。

  有句话叫“居于人下时把自己当人,居于人上时把别人当人”。这个“当人”,也就是尊重的意思。不尊重自己的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不尊重他人的人,别人当然也会有相同回报。所以,不管是面对自己还是面对他人,不管自己或他人做得多么不好,尊重都是必要的。

  我们常犯的错误是,把一些嗜好或物品看得比人重要。有个著名的典故,一个小男孩用剪刀将其父亲辛苦种植的、正盛开的满园郁金香剪下来,小男孩的母亲劝解正要发火的先生--我们的重点是养育孩子而不是郁金香。是的,重点要抓住,不管有多么重要的理由,人永远大于物。这也是当年孔子在马厩失火后首先问有没有人伤到,从而留下仁爱美名的来由。

  尊重与警惕能并存吗?我想是能的。比如面对一位喝醉了的朋友,如果我们不尊重他,就不会细心照顾之;而如果我们不警惕他,就容易被其误伤或者让其自伤伤人。尊重与警惕的有机结合才是正确的做人处世之道。

  对自己,尊重可以理解,警惕什么呢?警惕自己的杂念,自己的臆断,自己的盲从,自己的失态或消极等负面情绪。因为这些足以让我们变得不再是自己,从而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对他人,尊重也是问心无愧的保证,尊重到了,再有什么枝节就不用内疚、自责;警惕什么呢?当然也是警惕别人的有意无意的伤害。防人之心不可无,不仅适用于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也适用于鲁迅先生所说的“亲人无意间下的毒、朋友无意伤到你的剑”,等等。

  尊重与警惕,值得我们细细揣摩。因为人无完人,因为人都要受到时代、场合的局限,所以不可避免的会有弱点和不足,此时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对自己不能自暴自弃,对他人不能一棍子打死;而在尊重的前提下,防意如城,学会自我保护也都是必要的。

  我们看到战场上有层次的敌对双方在一方战败后,都会尊重对手,不随意侮辱之、不伤及其亲人朋友;我们看到称职的家长、老师面对一时没有找到方向的孩子,总是不厌其烦的引导之、劝慰之、帮助之;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对事不对人”,我们熟知的曾国藩的“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都透露出尊重的底蕴。因为人是能够被塑造的,只有尊重才是塑造、完善之的底色。

  尊重不代表认同,尊重也可以同时警惕,这便是学问所在,前者需要修养,后者需要智慧。修养与智慧得兼者,才会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游刃有余、快乐自如吧。

上一篇:雨夜遐想散文下一篇:十七岁的日子里,我快乐吗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