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的散文
“红颜非祸水,贱妾亦可惜。千忧惹是非,皆因尘俗起”。红颜并非是祸水,红颜只是女子的面容,却因古时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吴三桂“怒发冲冠为红颜”等,红颜一词更倾向于贬义。也许对红颜的排斥皆为嫉妒吧。
“残阳微微凉凉,落叶红红黄黄。”秋天就是这么美的季节,淡淡哀愁,伴着阵阵落叶,随着斜斜残阳。还有些许的不舍,指缝无力抓住秋愁的美,文字亦无法抓住这感伤的季节。
夜微凉,鬓微霜,怎奈满地红花,经不住人心微凉。所有人都会以为我走不出这悲伤地季节,可是有几人懂我不是这样的。前些日子有人问我“你真的不难过吗?”说实在的,我是无言以对,难道要我说“我真的很难过,难过到连每一个毛孔都在哭泣”吗?不,这不是我的风格,这不是一贯的我。也许我是真的心疼我自己了,接二连三的失去;接二连三的打乱计划;接二连三的琐事。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该走的'人,是留不住的。来于往本就是常事,也许是因为这季节,便平添了难过。
沉沦于世醒于事,点滴韶光水易流,墨色微漾染尘埃,再言已无初时意,见时仍以故人称。不喜欢再有人提起那段已逝了的故事,也许是不想直面它,也许是觉得没人懂那种欢欣,总之属于我的故事,不想再叫他人提起,当然也包括我自己。虽不忘,但不想,不念,不提,亦不再说。
前些天读了三毛、林徽因、张爱玲。三毛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她骨子里向往着自由,所以有了马德里的相识与分别、撒哈拉的婚礼、加那利群岛的生活。她生命里有了荷西,那个她伸手就可以触摸到的幸福,她与荷西用了六年辜负,七年相守,却用了一生相忘。荷西是真真切切地拥有了三毛全部的爱,哪怕起初的三毛只觉得荷西是小孩子的玩笑,三毛最爱的也许并不是荷西,但是六年后百叶窗下泛黄的照片,叫三毛选择了荷西,自此她最爱、最不愿失去的就是荷西。
比起热爱沙漠的三毛,林徽因就如水中悄然绽放的白莲,淡雅、平静,但并不遗世而独立,她是那样温婉、坚强。只一眼,便叫风华正茂的梁思成将她记于心上,在他二人的世界,时间经得住考验。林徽因是浪漫的,她与徐志摩的康桥之恋至今仍为佳话,也是因为康桥之恋叫林徽因明白,有些人即使很爱但无法拥有,有的人其实一直等在原地,那人便是梁思成,便是她稳稳的幸福。哪怕日后的金岳霖,等了她一生,守了她一世的金岳霖,也并不是她想要的幸福。也许她也真真切切的爱过金岳霖,也许她一直记着给予她浪漫初恋的徐志摩,但是走过一生的是梁思成。
比起三毛与林徽因,至少张爱玲的少年经历是不愉快的,快乐的童年结束于父母离异之后,这也促成了不同于前两者的文笔,张爱玲刻画了一个又一个细腻的女子,像她却非她的女子。也许是因为少年的经历还有骨子里的贵族气息,张爱玲是拜金的,也是总有一些偏执的,至少对于胡兰成那个有情无义的人她是偏执的。与胡兰成的最后一别,并未停止她对胡兰成的爱,直至那个多情的男人逝世。她终其一生爱了那个懂她,却多情的男子。
不论是三毛还是林徽因或者是张爱玲,没有人能真正的读懂她们,因为再也没有第二个三毛,第二个林徽因,第二个张爱玲,纵使后人的揣摩、研究,笔下写出多关于她们的文字,也没用有一篇是真正的她们。世人惋惜早逝的荷西,飞机遇难的徐志摩、不满胡兰成的多情。如果荷西还活着,他与三毛的撒哈拉之恋还会这样被世人乐道吗?如果徐志摩并未遇难,他还会奔波于听林徽因演讲的路上吗?如果胡兰成并不多情,那他与张爱玲又会是怎样的结局?
时代背景造就了许多红颜,有“祸水”、有“薄命”、亦有“知己”。岁月变迁,该走的终究还是走了,该散的终究还是没相聚过。就像这悲秋带来的哀愁与思念,明明不想说再见,却无力挽留。
【红颜的散文】相关文章:
1.红颜劫的散文
2.红颜离去散文
3.醉红颜散文
4.红颜散文欣赏
5.醉红颜心情散文
6.何为红颜散文
7.醉红颜爱情散文
8.梦露红颜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