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品格高,无与比也的散文

2020-08-11散文

神品格高,无与比也的散文

  易元吉是画史上以画獐猿著称的花鸟画家,原以花鸟闻名,后见赵昌花鸟,“乃叹服焉”,于是改画獐猿,成为画史上罕有的画猿名家。他常常深入深山老林,观察獐猿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食宿山家,动经累月,其欣爱勤笃如此”,并在家畜养禽兽,进行绘画创作,深得花鸟、獐猿天性野逸之姿,发之笔端,迥出众家之上,以至于被米芾叹为“徐熙后一人而已”。易元吉是一位非常勤奋的画家,仅据《宣和画谱》著录,御府所藏其作品达245件,如《牡丹鹁鸽图》《梨花山鹧图》《夏景戏猿图》等,其中有关猿类题材的创作达100余幅,接近宋内府所藏易元吉绘画作品的二分之一,《百猿图》亦有8幅之多,可见其绘画创作的勤奋、扎实与深入。

  《聚猿图》绘秋冬之季群猿攀援、饮涧、嬉戏的情形。所绘老幼黑白群猿共计30余只,也是一幅数量不菲的群猿聚居图。岩壑间群猿或坐或走、或仰或卧,或倒挂或直立,将群猿日常习居的情形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正是秋末冬初季节,树叶都已落尽,一片寒林萧疏,岩涧垂泉正从山间穿过岩石的层层阻隔,飞泻而来,画面左部亦有两股泉水流淌而来,汇聚后向画面右下角流去。本来已经是寒气肃杀的秋冬季节,冰冷的泉水,更增添了画面清冷、寂寞、幽静的氛围。正是在这一氛围中,群猿安然地栖息在山洞、岩间和枯木丫杈之间,姿态各异,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此卷对于群猿的.刻画极为传神,老猿、母子猿、小猿、壮猿,动作表情不一。如右半部岩涧泉水附近数猿,一猿正对岩下流水专注地观望,如有所感,对面一猿则作侧耳倾听状,宛如老人端坐,颇为滑稽。岩洞及洞外岩石枯木、坡岸显然是群猿的主要活动场地,也是画卷的高潮所在。洞口微露黑白母子二猿,似在向外张望,树旁三猿作俯身观望状。对面来的流水在树下停聚为水潭。对面岩石上,有十猿或抱或拥,或坐或立,或哺乳,或仰卧观天,安静异常。流泉对岸高大的树上,则又有十猿,或正越过泉水,或左右二臂悬挂树上摇荡,自得其乐,或蹲伏树上远望观察,或站立树上,垂抱其腰,或背搂树木摇晃,给人以淘气之感。这一部分则突出群猿的动跃之势,与前面较为安静的氛围形成有力的呼应,一动一静,均衡了画面。

  作者以画面中部为群猿的聚集地,或动或静,或聚或分,节奏舒缓有度,逐渐将高潮引向全画的紧张部分,急管繁弦,使人目不暇接。右半部则作平野以过渡,舒缓的平野又有一二杂树掩映,泉水平缓流淌,将紧张的节奏延缓下来,最终消失于平野与天际相接之处,为全画作了笼束。

  画卷上有元代钱选题跋,图中分别钤有南宋贾似道,清代耿昭忠、安岐及清内府等鉴藏印,画上有乾隆皇帝旧题,《石渠宝笈续编》著录,可见从南宋末期以来,曾被贾似道、耿昭忠等人收藏,并入藏清内府。民国年间,此件作品散出海外,1927年经溥儒售给日本人,被日本著名收藏家阿部房次郎收藏,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易元吉(1001-1065),北宋画家,长沙人,字庆之。曾任州学助教,常在画上题:“长沙助教易元吉画。”善画花鸟蜂蝉,专画猿獐,善于写生,游荆湖间,观察猿獐及林石景物,摹写成画。在长沙寓居期间,他开凿池沼,种花木、养水禽,进行绘画写生,画作因之得天性野逸之姿。英宗治平年间,召其画景灵宫孝严殿,不久因招画院同行妒忌被人毒死。

  橙色混杂 布面油画 22.86×45.72cm 谢瑞·麦格劳 供图/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

  静物画家多喜欢收集物件。这些描绘对象经常被移动,放置在不同的地方,或是转换到不同的平面上。这种特殊的堆砌会产生不同的搭配效果,有时十分好玩和令人兴奋。在设计构图的时候,我只加上了陶器和数个中式灯笼,布置就完成了。我喜欢由左至右的光线分布和橙色的运用,故这幅画以此命名。

【神品格高,无与比也的散文】相关文章:

1.高我品格450字作文

2.诗歌的力量:《神也》

3.梅花的品格散文

4.无禅无禅无禅散文

5.古之人非无宝也阅读答案

6.神鱼的散文

7.非兵也食也的散文

8.无碳散文

9.古井神泉散文

上一篇:心中的银杏树现代散文下一篇:爱如伤害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