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班人的散文

2020-08-22散文

关于接班人的散文

  我小时候就开始会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歌,半个世纪过去了,现在的孩子们还在唱着。要说“共产主义”应该早在共产国际时代就提出了这个口号,已经有好几代过去了,至于要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还要有多少代,可说还很遥远。所以就需要一代一代接力,也就需要一代一代的接班人。

  也许我这人思想不太崇高,快到花甲之年都没有向那个先锋队组织靠拢,在共产党执政的中国社会,所以我做不了官。不过这里我提及的“接班人”只是从小家庭出发,只谈谈小家的接班人。

  先谈我那个年代如何接上辈人的班,可以说当时很是匆忙。那时我既缺乏经验,又没经济实力。当时只有二十六岁,母亲辞世,父亲也过花甲之年,生活能力差,我只好把家庭的担子挑起来,那时我三十元钱一个月工资,要负担一家生活?其一是帮患了严重精神病神经错乱的妻子治病,其二是照顾已经老年的父亲,其三是帮助还没有结婚生子的弟弟,其四是培育两个很年幼的孩子。家屋草盖漏,土墙倒,那是什么滋味。但毕竟风风雨雨过来了,尽管耽误了自己的前程,总算能维持到今天,还做了几件大事,在我的能力下,为弟弟操办喜事,把老父亲养老送终,让多病的妻子康复,替两个孩子结婚。还有一件就是盖了一次新房。那时候盖几间新瓦房容易吗?在生产队几十户农民中还算率先的。现在想起来,自己对自己这种过来的勇敢精神都持有怀疑态度。

  日子是怎样过来的,我想主要是自己老抠,平时生活太节俭。衣服穿旧了舍不得丢,自行车骑旧了舍不得买,平常青菜豆腐保平安,尽量少和亲戚朋友供礼上往来,一个钱用在刀口上,破帽遮颜,一点大步子不敢迈。没有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勇气,对领导也没有办法进贡。这样才能逐步走出泥潭,见到阳光。

  然而历史总是在不停息自己的脚步前进,历史老人也特别希望在每个常人的两鬓染上秋霜。没有想到我们这代人也已经走到秋天,阵阵秋风吹来,让人感到丝丝凉意,看到自己手中的接力棒不免有点自嘲,因为蹒跚的脚步慢了,英雄不数当年勇,影响队列阵容,也应该交班了。

  再说眼下我得考虑自己专利的生产事业,这民歌研究的道路还在半途当中,还正在进行中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的散文创作,都是家人的思维所难以接班的,只有自己去身体力行。这样我就要把时间和功夫用在刀刃上,不能浪费这专业的热能。所以对于小家庭的琐事也就不能再去操心。

  这几年,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农户都特别讲究住房的改造和建设。我家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瓦房墙有裂缝、破旧不堪,被前后的楼房挤在中间喘不过气来,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居住。去年年初,小家庭召开一次特别会议,就是专门研究新房的建设规划问题。我也作为一方代表参加。不过我提出自己的工作难度,已经没有精力像年轻时代那次建房时用那么多脑筋了。儿子还在百里以外的地方做工,老妻一个字不识,她更没有水平来烦这个神。还好有一位勇敢者站出来挑这个重担。

  儿媳妇那年患了脑梗塞留下手残疾,原来很优秀的服装师傅现在已经无法施展才能,只好在家做做粗事。还好她的思维尚很敏捷,她说你们都各做各的事,这件事尽管放手交给我。当时我还有点怀疑她的能力,但不放手也没有办法。只好勉强同意。

  从策划方案,到选购材料,同木瓦工签订合同,日常监工管理,是够操心的了,还要夜晚照看工地。前后半年时间,总算胜利落成。选用的.材料都是优质的,式样也是新款的,房屋质量讲是绝对的上乘,前后邻居包括村里几十户人家的房屋都感到自愧弗如。连过路的人走到这里都羡慕,总使用面积三百多平米,装潢考究,宽敞明亮,很有点超前意识,春节前,我和老妻回到家不觉感到舒心而又惊喜。这个接班和交班总算顺利成功。

  这时的我,方感到自己那种封闭保守的思维已经不跟形势了,真可谓廉颇老矣。这时的我已经对自己家庭的一草一木看得都不太重要了,儿子辈已经把家庭建设的事看得比我重得多了,细细一想,他们也确实是老大不小了,都已经四十岁的人了,我那个时候二十多岁都当家立世了,还有什么理由对他们不放心呢?大概这就是我严重的不对了,我们老夫妻也应该享受清福了。

  除夕前夜,门前的红灯笼闪烁着耀眼的光彩,年事他们已经都准备就序。大年初一天没有亮,他们小夫妻已经以来接天地放鞭炮了,我们老夫妻还睡在床上接受着他们的祝福,连小孙女妍妍也早早起来跑到我们床头恭喜我们健康长寿,我叫孙女唱一首歌,孙女却非要我这爷爷同她合唱。我这浑厚的男中音和她清甜的童音组合表现出一种很特殊的音响效果“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

  随着歌声,我又仿佛回到了童年。

  赐教处:江苏淮安市楚州区南闸镇文联

【关于接班人的散文】相关文章:

1.双面接班人的短文散文

2.接班人的名言警句

3.关于贵阳人的散文

4.关于男人的散文

5.关于女人的散文

6.关于做人的散文

7.关于接班人名言警句

8.关于感人的爱情散文

上一篇:用中途造句下一篇:食品卫生与安全广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