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附近那个公交车站,每天总能见到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卖报老人。
早晨七八点,是老爷子最忙的时刻。他手脚不闲,迅速地拿报找零。
过了早高峰,老爷子才悠闲下来,慢慢地整理早上的“营业额”。到上午十点左右的光景,他才享用早餐。保温盒里有两三个菜包子,抿几口面盆里售卖的“热豆浆”,接着让同行老婶子照看摊子,他去旁边的美食城上卫生间。之后,他拿来扫把,清扫站台地面,把废纸、空饮料瓶、一次性饭盒等分别进行处理,与过来过往的熟面孔搭着话,聊点儿当日的新闻和热点,继续守着摊,招呼着零星生意。临近黄昏,老爷子优哉游哉地推着售卖小车返回家里。
寒来暑往,年复一年。老爷子好像没有哪一天脱岗,是车站边的一道固定风景线。或许是退休后,老爷子找些乐趣;抑或是经济上窘迫,用小报摊来支撑着一个家?老爷子爱管闲事,是不是他的性情使然?没有谁对这位“怪异”而古道热肠的卖报老人感兴趣。不过,要是他不在场,乘客总觉得少了些什么,站台地面不会这么干净,也没有人亮开大嗓门义务维持秩序。
有天下班早,我特地从对面站台绕过来,与老爷子攀谈,从中得到了我想知道的答案。
原来老爷子在这个报摊守了快十年。他的退休金不高,得通过卖报来补贴家用。老伴经常吃药打针,治疗费不菲。没办法,他年近七旬还在外面打拼。他还有个智障的儿子,三十多岁还没成家,生活上勉强能自理,申请到了残疾人生活补助。摊位是政府资助的,老爷子寻思,既然政府对他家这么照顾,也就想着多做点儿事回报社会。
在此,我祝愿,老爷子身体还是“棒棒哒”,把报纸卖好,最好还兼营些饮料、豆浆和卤鸡蛋啥的,扩大经营范围,力所能及地管好一些“闲事”,温暖他人,用这个特殊的小报摊“扮靓”都市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