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优美散文

2018-11-29散文

  今儿大年初一,按惯例我们该去给长辈拜年。住在县城,本家不多,就是叔伯叔叔婶婶。说起拜年其实挺繁琐的,而一年就这么一回。平时常见面,过节了给老辈人同辈人拜个年,当然是该周到的礼数。在乡下拜年,那需要磕头倒地,一上午走遍本家,会累得精疲力尽。而在县城则不同,拜年就是串串门子,相互走动走动。所以拜年就被说成是串门子。往年我们串的人家多,包括本门家族,还有外姓长辈,从大清早一直延至中午。今年哥几个商量好只去本姓长辈家,外姓的、小辈儿的就算了。

  吃过早饭,我们及孩子和弟弟、弟媳就出发了。早晨的风刺骨的冷,街道两旁满是鞭炮纸屑。我们要去的第一家离我们家不远,一会儿工夫就到了。等到我们气喘吁吁的爬上供电局五楼的时候,迎接我们的是叔叔和婶婶。进屋落座,叔叔婶婶很亲热的和我们唠起了家常。我们的话题由过节谈起,问及老人为何没在平房过,叔叔和蔼的告诉我们说:“你兄弟搬进新居了,这儿闲置着。考虑供暖挺方便的,我们就住进来了。”老两口都有病,住五楼,爬上来,对我们来说还挺吃力呢,我不由担心的问道:“您二老平时买东西怎么办?这可是五楼啊!”叔叔笑呵呵的说:“凡事都有好坏两面,住着暖和,可买东西还真不方便。平房宽绰,夏天凉快,可冬天取暖不好。就我和你婶,暖和这么些屋子,太费煤!”我家弟弟嘴快:“弟弟家不是搬入新居了吗?住二楼,出进也方便,您二老跟他们一起住不就结了?”婶婶微笑着插嘴说道:“孩子们让了好几回了,我怕麻烦他们,再说,我们在一边也图个清静。”于是几个人陷入了沉默。

  时间有限,我们坐了一会就告别了老人。我们七扭八拐穿过一段弯弯曲曲的土路,经过一座小桥,视野才开阔起来。不远处一栋栋楼房矗立于我们眼前,税务局家属楼到了。这是我们要去的另一家。来之前提前跟二叔打过电话,二叔说自己住在税务局二楼。当我们一行人到来的时候,出来开门的是叔。寒暄之后我们纷纷进屋落座。里外打量发现就二叔一人,我不由好奇地问:“叔,怎么就你一个人?其他人呢?”“在平房那!”叔很平静地说道。“那您年在哪过的?”“在平房,我跟孩子们讲,管他老人孩子的呢!甭在乎那些,上孩子那边过年,没啥?方便他们呗!没那么些规矩。”年前得知,二叔心脏病发作,在医院住了好长时间呢!身体刚好,独自一人在楼里,身边也没个人照应,看着脸色蜡黄的二叔,竟有了些凄凉。尽管二叔神态还算自然。

  攀谈几句家常,问候了二叔的病情,我们便与二叔告辞。因为今天要去的这三家都是叔叔辈儿,前两位叔年纪偏大,而最后要去的这家,叔叔岁数和我们差不多大,我们称他为小叔。小叔家住得较远,我们中有开车的,骑电动自行车的,走了好一会子才到那。小叔家住的是四楼。他们家的楼房特殊,是政府照顾的廉租房,因为叔叔婶婶都是下岗职工,所以楼房只是一室一厅。当我们一行人走上四楼的时候,光人头就十一人了。中途加进来几个叔伯兄弟,队伍比原来扩大了。等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涌进门时,我们已经把叔叔家挤得水泄不通了。叔叔家人口多,五口,叔,婶,两个女儿加上八十六岁的老奶奶。小叔高声的招呼我们,婶子乐呵呵的迎接我们,两个花季少女见我们来了,端出瓜子花生及糖果,斟满茶水,热情地让我们吃喝。由于小叔小婶年岁同我们差不多,说话特随和,没有一点拘束之感。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进屋内,显得格外明亮,家什不多,却也井然有序。我们小辈的到来高兴坏了八十六岁的老奶奶,这位老奶奶虽然岁数大,耳不聋眼不花,清瘦的身板驼了,手里拄着一根拐杖,颤巍巍的上前挨个打量。嫂子爱开玩笑,拉过敦敦实实的小叔子,笑着问奶奶:“奶奶,您看,这是谁?”“呦,这不是铁岩家的二小子吗?”“呵呵,是我,奶奶,您的眼力还真行!”“来来,奶奶您再仔细瞅瞅这个人是谁?”旁边的我一把拉过文静的弟媳,“嗨,这不是月亭家二儿媳妇吗?前年立文结婚的时候我见过的。我怎么会忘?”奶奶的话刚落地,大伙儿都忍不住呵呵笑起来。满屋子的欢声笑语,相互的嘘寒问暖,这种久违了的其乐融融,在这个男女老幼汇聚的大家庭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我们每个人都沉浸在这种浓郁亲情的氛围中!

  一上午串了了三家门子,各家条件不一。第一家,条件极好,老夫妻俩都有工作。两个儿子工作单位福利高,楼房平房都有,父母有病。第二家,二叔有工作,在事业单位当个小头目,婶婶是临时工。儿子儿媳都是教师,条件也可以。一处楼房一处平房,听说最近又订购了一处新楼。二叔有病,年前刚动过手术。第三家,小叔小婶都没工作,靠打零工度日,孩子多,有老人。房是政府照顾的廉租房。这三家比较,本应前两家日子该是无忧的,属于幸福的小康之家。而今天通过我们亲眼所见,这幸福指数较高的应该是最后一家。小叔家虽说不上富裕,甚至可以说穷,可他家的那热闹气氛是别家没有的;他家的温暖是别家没有的;他家的和谐是别家不具有的。照此看来幸福指数不因各自的物质条件所决定的。这就是近些年为什么我们觉得年味越来越淡的原因。住高楼了,房子面积大了,人们各自生活的圈子小了,可人情却渐渐疏远,冷漠了。还记得前些年的大杂院,家家户户无院落,谁家做什么饭全都闻的见,孩子吃百家饭长大。夫妻吵个架,隔壁听得清清楚楚,常看到邻里劝架的就有一大帮子人。谁家有点活计,大伙七手八脚的上前帮忙。生活不富裕,住的紧巴,可人们那感情就是深。原来的过年,农村房子小,取暖就靠火炕,可那温暖多少年都忘不了!现在生活条件提高了,钱多了,房子宽绰了,原来的夜不闭户,变成了现在的一把铁将军把门,甚至于好几道防盗锁。居住所封闭的同时,人情自然就淡漠了。人们一年到头的欢聚就是我们传统节日——春节,热闹完这几天,人们就又各奔东西了。生活节奏加快了,人心却散了,父母忙赚钱缺了陪护孩子的时间,老人独居一处,少了儿孙绕膝的欢乐,多了难言的孤独。

  这可能是社会结构变化的原因吧!其实人们生活富足的同时也应重视一下亲情的给与。多多陪陪孩子,多多陪陪老人,尤其是我们具有民族传统的古老节日——春节,拜拜年,走动走动,联系一下平日里我们日益冷落的亲情,让我们中华民族的尊老爱幼传统发扬下去。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喜欢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的温馨,喜欢大家庭里男女老幼间的和睦共处,喜欢那满屋子的笑声……

上一篇:奔跑在故乡童年的小巷的优美散文下一篇:我的父亲母亲的优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