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2020-08-22试题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基础知识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

  ③.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2、指出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的不同用法。

  蝉则千转不穷。( )

  ①.

  欲穷其林。( )

  猿则百叫无绝( )

  ②.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③.

  果如鹤唳云端。( )

  3.《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代文学家。字__________,吴兴故章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_________”

  4.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应是一篇 ,介绍 了优美的景色。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在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征。

  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7、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特点。

  ①风烟俱净:______________ __

  ②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拓展训练]

  与陈伯之书(节选)

  丘迟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生平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

  10、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见故国之旗鼓 每见壁间题字

  B.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摆扑丛树中

  C.廉公之思赵将 学而不思则罔

  D.人之情也 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

  11、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是

  12、“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的原因是

  13、文中的“将军”指代( )

  A.廉颇 B.吴起 C.陈伯之 D.丘迟

  14、翻译下面的句子

  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

  译文:

  参考答案

  21、《与朱元思书》

  1、略 2、①尽,完 走完 ②停止 消失 ③至 叫 3、吴均 南朝 叔痒“吴均体” 4、山水小品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5、C 6、B 7、①形作动 消失 ②使动用法 使……平息 8、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9、其宗旨可能是自明本志,也可能是对朋友婉言相劝,希望他早日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 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 10、C 11、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12、人之情(人的思乡之情) 13、 C 14、廉颇曾思念着复为赵国的将军,吴起曾望着西河哭泣。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相关文章:

1.《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2.《与朱元思书》课后练习题

3.《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题

4.《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5.《与朱元思书》精选练习题

6.《与朱元思书的》知识点及练习题

7.关于与朱元思书的练习题以及答案

8.文言文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上一篇:《与朱元思书》练习题下一篇:文言文练习题以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