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该接受怎样的早期教育

2020-12-31试题

孩子到底该接受怎样的早期教育

  据《科技日报》消息:最近有报道说,某些幼儿园的孩子已经被要求完成繁重的家庭作业了,其内容类似小学生的语文和数学,孩子到底该接受怎样的早期教育?。对此多数人认为这种培养方式是在拔苗助长,但也有人认为,孩子潜力很大,应该进行早期教育,不要让我们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孩子的这种教育,到底是早期教育还是拔苗助长?究竟对孩子的成长会有什么影响呢?

  何谓拔苗助长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徐芬教授认为,儿童在幼儿园阶段,是语言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并通过游戏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注重自主性的发展。如果机械的要求孩子完成识字等内容的家庭作业是不恰当的。

  徐芬说,儿童成长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敏感期,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在愉快中不知不觉的学习。其实,孩子是忠实的学习者,从不偷懒。你如果看到过婴儿学习爬行、走路,就会知道,他们充满好奇,学得不亦乐乎。他们会聚精会神地看着妈妈刷牙、洗脸,学着模仿大人的许多动作。孩子从一出生,就不厌其烦的学习着。教育始终是要培养孩子的能力,而不是知识的灌输。作为幼儿园中的孩子,他的毅力还远没有达到可以学习小学语文和数学的水平。

  但是,今天,提起早教,家长想起的大多是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孩子会背诗词、会认字、会弹琴、会算术,才是进行了早期教育。那么早期教育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

  何谓早期教育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施建农研究员告诉记者,研究表明,早期教育对人的影响深远,这也是我们的家长和社会重视早期教育的重要原因。而幼儿期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十分重要,关系到他今后一生的成功与否。

  如果把幼儿比喻成一棵树,那么情感、意志、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等就仿佛是这棵树的根系,家长之友《孩子到底该接受怎样的早期教育?》。假若一棵树的根系不顽强、不健全,不能和谐地在“社会”沃土中茁壮成长,这棵树就很难顶天立地,成为栋梁。

  徐芬说,美国的幼儿早期教育和我们最大的不同是,他们很早就让孩子去尝试很多东西,注重对孩子的自尊、自信、自立意识和自主性的培养。另外,良好的幼儿教育还包括平等竞争的意识、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培养孩子宽和容众的协作精神,锻炼幼儿的社交能力,使孩子具有处变不惊的心态和强大的社会应变能力。

  让孩子体验真实的生活

  孩子本来有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童年的体验实际上也很简单,就是让孩子自然长大,体验的过程就是生活本身。

  孩子的体验是知识、情感、世界观、人生观的结合,是一种综合的学习。比如,孩子在堆沙堡的过程中,不仅知道了沙子的形状,还有了堆沙子的经验,不仅如此,他们还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对幼儿园的孩子,应该是以玩儿为主,当然也可以让他们通过活动完成一些任务,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徐芬强调,体验是各种各样的,来自生活的各个方面。孩子的每一种活动背后,都蕴藏着成长的资源,比如自我意识、自信心的意识以及经受挫折实现自己目标的意识。应该注重给与孩子自主探索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通过活动,与外界相互作用,不断丰富经验,并且把自己原有的经验重新组织,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为超常儿童教育专家,施建农说,即便是对超常儿童的教育,关键也是素质的培养。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法规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这其中心理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然后才是考虑让他们多学点东西。对一般的`孩子,他是3岁能识3000字,还是10岁能识3000个字并不重要,不会影响他今后的阅读,也不会影响他一生的发展。

  相反,我们在孩子语言发展和与人交往的敏感期,浪费过多的时间强制他学习一些所谓的知识,对他今后的学习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如果一个孩子过早的学习了他本应在小学里才应学习的知识,那么今后的重复学习,势必会带来不认真听讲,对学习反感、厌恶等问题。更重要的是,超出孩子发展水平的学习,很有可能损害他们的学习态度,造成心理压力,早早的丧失学习的热情。

  在采访中,徐芬多次提到“愉快的接受”。她说,情绪和情感上的愉快,应该是教育的原则。在孩子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今天的幼儿工作者和年轻父母,与其给孩子具体的知识,不如及时补充、更新自己的知识,给孩子创造一个自己学习的课堂,让生活做他们的老师。

【孩子到底该接受怎样的早期教育】相关文章:

1.早期教育到底是什么

2.莫让早期教育伤了孩子

3.莫被早期教育伤了孩子眼

4.中外小学开学演讲对比:到底该对孩子讲什么

5.当代的社会该赋予孩子们怎样的教育

6.青春到底该谁做主作文500字

7.语文教师到底该干些什么?

8.语言早期教育对孩子很重要

上一篇:语言早期教育对孩子很重要下一篇:究竟该不该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