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地位日显突出,这一门学科越来越得到重视,我们看看下面的朋辈心理学论文吧!
朋辈心理学论文
摘要:文章结合当前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特点,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采取的“三级五层”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例,着力探讨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朋辈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有效方法,为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朋辈心理辅导;社会心理学;高职院校
一、朋辈心理辅导的产生背景
20世纪60年代,为弥补学校内专业心理咨询人士不足带来的工作被动,美国一些精神心理健康学者探索高校内非专业心理咨询的改革,在校内设立朋辈辅导机构,选拔部分学生,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充实到心理咨询队伍中,并通过他们向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帮助。在我国,因为受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二十一世纪初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化,心理健康教育和朋辈辅导在我国高校内开始受到重视。
目前,全国高职院校数及在校生数均占全日制普通高校的50%左右,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承担着不可低估的历史重担。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是普通高考本科线以下的学生和“三校生”(中专生,职高生,技校生),相对普通高校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个性突出,桀骜不训;自我中心,责任缺失等特点。
我国高职院校虽也有按照一定比例(5000:1)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要求,但从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情况来看,尤其是随着“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以发展为主、治疗为辅”的发展性心理辅导理念日益成为共识,这样的人员配备远远不能满足各高职院校的日常教育和辅导工作的需要。为弥补这一不足,在借鉴国外高校的一些成熟做法基础上,国内各高校普遍开始推行“朋辈心理辅导”的做法
即选拔一批具有一定兴趣爱好和责任心的学生,通过专业教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理论和技能培训和考核,以协助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
二、朋辈心理辅导的概念及作用
高职院校的朋辈心理辅导是区别于专业心理辅导的一种方式,指的是受过一定培训和考核的非专业人员,义务从事类似于心理辅导的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等活动,又称“准心理咨询”或者“非专业心理咨询”。在这一心理辅导方式中,辅导者与被辅导者关系较为亲密,年龄或层次相当,因而具有义务提供帮助、过程互动较好、帮助充满友谊、辅导简便有效等特点。
朋辈辅导中的“朋辈”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朋”即“朋友”,是指有参与辅导双方是曾经有过交往的,或者比较熟悉,甚至可以使知心朋友,是值得信赖的;“辈”即“同辈”,是指参与辅导双方年龄或者层次相当,他们相互之间的生活方式和阅历相近、人生观和价值观类似、关注的问题或兴趣爱好相同,容易做到同感和移情。
朋辈心理辅导是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适度延伸和有益补充,具有覆盖面广,发现问题及时,能防患于未然,易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等特殊作用。它让受帮助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心理安抚和解脱,让辅导者在帮助他人的活动中得到价值认同并促进自身成长,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朋辈心理辅导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人的社会化是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化进程中,人们发展了自身的心理能力、健全人格及行为方式。从个体视角来看,社会化是一个个体与其他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客观因素中的“同辈群体”亦称“同龄群体”,指年龄与社会地位相似的人结合形成的群体,如同学、朋友、同伴等。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而言,同辈群体之间的人际沟通属于非正式沟通,相对于正式沟通具有形式灵活随意、传播速度快、容易接受和采纳等显著特点。他们成长于相同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有相似的价值观,趣味相同,感情融洽,情绪易相互感染,行为易相互模仿,他们强调参与者的平等和一致,同心协力,相互容忍。这种同辈群体的影响力常常高于家庭、学校和教师、父母,影响着个体社会化的各个方面,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四、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探索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2004年设立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同时成立学生社团――心理交流社:2006年开始在实施朋辈心理辅导计划,各班级中设立朋辈辅导员(亦称“心理委员”);2009年开始全面实施以朋辈心理辅导为主的“三级五层”心理防御体系,经过近十年的摸索,在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实施明辈心理辅导应做好以下工作;建立辅导员工作网络;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建立朋辈心理互助组织;设立团体互动或一对一的个体活动项目;营造心理与行为的示范氛围。
(一)“三级五层”心理防御体系简述
第一级:分朋辈辅导员(含新生班级班主任助理)、心理健康信息员(学生公寓)两个层面
在各班级设立朋辈辅导员一至两名,主要负责将本班学生中存在的各类心理异常现象、人员及时报告各班主任以及分院,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及时处置。
在各学生公寓设立心理健康信息员(建议选拔优秀的学生公寓楼层长兼任),将各学生公寓中存在的各类心理异常现象、人员,及时报告各学生公寓思政辅导员以及学生处,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及时处置
第二级:分各分院、学生公寓两个层面
在各分院、学生公寓设立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辅导站,由各分院学工负责人、学生处分管学生公寓负责人任站长,并指定一名专职辅导员老师负责(兼任),辅导站成员为各班级朋辈辅导员、各学生公寓心理健康信息员。
第三级:学院学生心理素质拓展中心
学院学生心理素质拓展中心(原学生心理辅导室)下设心理素质拓展辅导总站,由学生心理素质拓展中心从有关学生社团(心理交流社)中选拔10名左右同学加入(按照各分院2名左右配备),并归入学院学生会劳卫部干部管理。
(二)朋辈心理辅导员选拔、培训和评价
1.选拔各级各类朋辈辅导员
这是开展朋辈辅导的重要环节。按照社会心理学的人际喜欢和吸引理论,影响人际喜欢和吸引的因素有三类――情景、个人特质、相似与互补。因此,我们在朋辈辅导员的选拔考核过程中,着重考察申请者是否具备相对适合担任朋辈辅导员的人格特征,比如:对心理辅导具有一定的兴趣,强烈的责任心,人际交往和活动组织能力较强,热心于公益服务等。
2.对选拔的朋辈辅导员进行培训
朋辈辅导虽然是一种“非专业的心理辅导”,但是要最大程度发挥朋辈辅导的真正作用,在他们真正参与辅导前,首先必须对其进行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心理辅导或咨询职业道德和原则、基本知识、常见心理问题应对、咨询示范、咨询实践、团体辅导的理论及实践等,使朋辈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光凭热心办事,甚至是好心办坏事。
3.相关学生社团――心理交流社,作为校级社团纳入学院团委学生社团管理中心,其成员招纳按照学生社团有关规定执行,具体业务及常规工作开展由学院学生心理素质拓展中心负责监督和指导,指派学院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任指导老师。
4.建立完善的朋辈辅导员评价体系。为了全面掌控、监督和评价各级各类朋辈辅导员的工作开展情况,我们还设立了从工作计划、工作开展情况报表、到工作总结及评优的一整套量化考核评价体系。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
1.设计朋辈心理辅导活动项目
除了面对面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有针对性地选取或设计项目,并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也是朋辈辅导的主要载体。其中比较有特色的做法是在新生班级中设立班主任助理。每学年结束前,各分院就组织开展新生班级班主任助理的选拔工作,除了满足朋辈辅导员的一般素质要求外,特别要求这些学生应当品学兼优,原则上要求为建党积极分子。在新生刚入学的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这些学长除了完成日常学习、配合班主任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外,重点发挥同辈群体的优势,深入到新生的学习、生活中,宣传学校的各项制度、新生适应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全面广泛地与新生交流沟通,解答新生中存在的各类困惑。
2.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正如消防安全中所强调的“安全重在防范”,心理辅导只是一种应急的补救措施,而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心理健康相关知识融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中,引导大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和相互合作获取正确的心理认识,教会学生如何合理宣泄和自我安抚,最终达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目的,才能在根本上解决学生个体存在的心理困惑。
(四)建立朋辈心理互助组织
“心理互助”组织设立的依据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根据有关调查研究结果,青年学生在回答“我碰到问题首先找谁商量”这个问题时,有超过70%的调查对象回答的是“寻找同伴”,回答“寻找老师”、“寻找父母”的只占8%和10%。这一结果表明,青年学生更加愿意找与自己情况相似的同伴倾述,而非那些所谓“见多识广”的家长或者老师,主动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也非他们的选择。我们在总院及分院两个层面开通心理帮扶QQ、电话热线,学生心理素质拓展中心和辅导站也分别设立了朋辈心理辅导室,并安排各级朋辈辅导员轮流值班。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或困惑时,通过QQ聊天、打电话或直接找朋辈辅导员寻求帮助、倾诉。在经过朋辈心理互助后,绝大多数求助者都能敞开心扉,理顺自己的心态,重新以积极振作的姿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
(五)设立团体或个体互动活动项目
团体辅导具有教育、发展、预防与治疗四大功能。对人格健全的大学生来说,团体辅导有助于他们深化对自己的认识,改善人际关系,增强自信,提高适应能力,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对人格欠缺的学生而言,团体辅导可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问题,通过与团体成员的互动,减轻症状,培养适应能力,增进心理健康。而以一对一为主要方式的个体辅导则以解决当前存在的心理困惑,引导其摆正心态,疏导心情为主要目的。
(六)营造心理与行为的示范氛围
通过开展年度优秀大学生、各类标兵评选,邀请优秀毕业生、实习生回校作讲座等活动,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典型事迹和成功经验的模范和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力弘扬团结互助、比学赶超的校园文化风尚,营造探索创新、积极向上、和谐共进的校园文化氛围。
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是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补充,这种模式克服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短缺的不足,为高职院校开展发展性辅导提供了人员保障,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最终有助于成人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