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教育论文

2020-04-26实用文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挑战,改革方向面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具有技能人才教育特色教学管理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践培养能力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既有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主要问题是专业课程结构、专业技术单一,与生产实际要求技术工种相脱离,与学生自身发展相脱离。没有真正形成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具有技能人才教育特色教学管理模式。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积极吸取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研究探索“大专业、细分流”的教学管理模式,建立新的课程结构,形成新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职业教育课程观,并通过实践与探索,寻求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与经济发展和生产实际对人才需求相适应的有效途径;探索实现学生的学习与就业相结合的新思路,解决学生所学专业单一与实际生产要求工人技术全面的矛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主要做法

  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为依据,以满足岗位技能需求为目标,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专业课程体系。

  1、打破分专业教学的模式,实行“大专业、细分流”

  打破各专业教学内容的学科性、系统性体系,突出“大专业”。根据浅显性、广泛性和生活性的原则,精心选择文化基础课的内容;探索开发与专业教学相适应的“大专业”专业基础课程和“细分流”课程,达到必需和够用为度。

  2、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施专业教育实际化

  在对专业(岗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的方法,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中中级工的标准为依据,遵循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着眼于学习者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形成,按照职业实践的逻辑顺序,建立适应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学习领域和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群,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3、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从教学管理、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各方面进行实践探索,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宽基础、活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

  4、具体实施

  (1)、根据专业岗位工作需求设置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实行“大专业、细分流”的教学管理模式,扩展学生选择专业的空间。

  ①对相近、相通的各专业(如车工、钳工、焊工等)整合成“大专业”进行教育教学。

  ②在学生升学和就业的专业主攻方向上进行“细分流”(如车工、钳工、焊工等),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广度,增强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按照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与生产实习紧密结合的原则,本着“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的方针,适时根据教学大纲、生产实际、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验实习设备情况,对各专业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将课程分为为提高综合素质而开设的文化基础课、面向某个职业群体而开设的“大专业”专业基础课和面向某个岗位而开设的“细分流”课程。

  该教学管理模式下的课程设置情况及“大专业、细分流”教学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基础素质教育阶段(第一学期)。这一阶段期间对学生进行整体搭配编班,不分专业,主要开设文化基础课程,学期末根据学生对学校开设专业的了解、自身意愿和学校实际选择“大专业”,进行初次专业定位。

  第二阶段:“大专业”教育阶段(第二、三学期)。这一阶段期间按专业类群进行专业整合教学,主要开设文化基础课和“大专业”专业基础课,在第三学期末进行“细分流”,根据学生意愿、高职升学政策、社会需求等情况,让学生在升学和就业的专业主攻方向上进行选择,再次进行专业定位。本学期所开设的文化基础课的课时相对于上一学期将进行压缩。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理论和实训1:1的比例安排课时,理论课和实训课穿插进行。实训教学均按照“先分课题训练,最后综合训练”的基本模式进行,使技能教学更具有层次性。

  第三阶段:“细分流”教育阶段(第四、五、六学期)。这一阶段期间按“细分流”的指导思想,分就业和升学两大类进行编班教学。对有升学意愿、基础较好的同学组建高考辅导班,按高职院校招生专业和考试科目进行重点集中辅导;对准备就业的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学生意愿和岗位技能要求,按学生选择的主攻专业编班,集中进行专业技能强化训练。

  ⑶、突出一个主导专业,辐射一至两个辅助专业,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在按照“大专业、细分流”的教学管理模式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在“大专业”教育阶段(第二、三学期),按照教学计划让学生学习、训练多种技能。以机械类“大专业”为例,在本阶段,不分主次,所有学生都学习车工、钳工、焊工等专业技能,掌握各工种的基本操作技术。在“细分流”教育阶段(第四、五、六学期),根据学生所报专业,确定一个主导专业,集中进行专业技能强化训练。这样,引导学生向着“精一、会二、学三”的方向发展,即精通一项专业技能,会第二项技能,学习第三项技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二、实践成效

  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大专业、细分流”的教学管理模式组织教学,制定、修改相应的专业教学计划,合理调整课程设置,认真组织编写教学案例并加以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经过我们几年的探索、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大专业、细分流”的教学管理模式,建立了成熟的课程结构体系。经过“大专业、细分流”的教学管理模式培养出的学生拥有两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能够适应多个岗位的工作,因而具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实行该管理模式的探索过程中,还可以促使相关专业教师积极钻研教学内容,实行模块式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工程机械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

2.微电子焊接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

3.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论文

4.浅述通信实训平台的通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

5.高职临床专业中医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

6.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

7.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六篇

8.管理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上一篇: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深化教学管理改革的途径及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