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建议论文

2020-04-26实用文

  [摘要]随着蓝田县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上加大了投资力度,但是在工程管理上仍然存在工程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职权不分明、管理水平较落后、农田灌溉水利用率低等问题,制约农村经济发展中。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转变观念、注重建设过程、明晰产权、定期排查,建立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小型农田过程良性运行好人管理,发挥工程最大效益。切实保障农民自身用水权益,加快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建议

  农业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提供了保障。蓝田县地处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南部,属西安市郊县,蓝田县总人口65。20万人,总面积2006km2,县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各异,灞河、浐河等重要河流贯穿全境,地貌类型分河谷冲击阶地、黄土台塬、黄土丘陵、秦岭山地。海拔最高2449m,县城海拔469m。山、岭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0。4%,耕地面积4。04万hm2,有效灌溉面积1。15万hm2。

  1蓝田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

  近年来,蓝田县县委、县政府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大了蓝田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实施了灌区改造、节水灌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截止2016年底蓝田县共有水库15座,水电站6座,泵站2处,水闸1座,机电井26578眼(规模以上机电井1478眼,规模以下机电井25100眼)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1502处,有效灌溉面积9。78千hm2。目前灌溉形式主要为灌区渠道灌溉、机井灌溉、少量的喷滴灌形式,但是由于蓝田县内地形复杂,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数量多、分布广、形式多样的特点,在工程的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重建轻管或者管理不善等,造成工程效益不显著。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工程配套不完善,制约灌溉规模蓝田县目前的灌溉形式主要是自流引水灌溉和低压管灌,也有部分喷灌和滴灌,但是目前制约灌溉效益发挥的最大瓶颈是电力设施的配套不到位,特别是在用电高峰期,电压过低或者变压器容量不足,导致许多供水设施不能正常启动,影响了灌溉效益的正常发挥。

  (2)管理权责不明,农民参与程度低,运营不合理在工程管理上,没有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对已成工程进行良好的维护和运行。大多数情况下,农民都认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国家投资项目,农民只管用不需要管理保护,缺乏管护意识,没有自觉管护水利工程的观念。比如说极个别农民随意在渠道上开口、移动闸门、机泵等,寻求自己的方便。一些镇管小型水库根本没有设立管理部门,仅靠承包者自行管理。还有一些水利工程在使用范围上产生矛盾,造成用时争着管,闲时无人管的现象。

  (3)管理投入少,缺乏运行资金,工程运行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必须有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目前看来,管理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水费收入和用水户集资两方面。通过对水费收入来看,近年来,因为水费价格偏低,大多数已经不能按照成本进行收费,低成本则收不到足额水费;通过对用户集资来看,集资多少,何种方式集资,在用水户这里很难得到统一的意见,在经济贫困的'地区,通过用水户集资更是难上加难。既然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着巨大的公益性,那么公益性的支出就不应该由农民独自承担。虽然部分工程成立了管理机构,但人员稳定性差,管理责任心不强,存在管理水平较低,水费收缴十分困难,经费来源不稳定的问题。工程运行受到资金短缺的制约,必会使得农村水利机构人员工作积极性降低,导致农村水利管理机构不能平稳运营。

  (4)产权不清晰,管护主体缺位,管理机制不健全在历史及机制、体制的作用下,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归属不清晰,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出现了有人建设无人管理的现象,产权不清晰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展受到制约。近年来国家财政资金修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由镇村负责管理,土地虽然是集体的,但是使用权被承包,产权和责任主体难以明确区分。

  (5)管理水平低,维修养护不到位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中,基层水利工作者技术薄弱,业务操作不熟练,人才匮乏,服务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就很难胜任。再加上各级部门普遍存在着重建轻管、重大轻小、重骨干轻配套的错误意识,从而导致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出现“国家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的局面。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建议

  (1)注重建设过程,录入工程建设第一手资料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参建各方要主重建设过程管理,确保建设期的每一道工序都合格,比如蓝田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新增千亿斤粮食建设项目等,在建设过程中,业主方随时到工地现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进行检查,同时对监理单位的工作也进行检查,从原材料的进场均报验、送检,中间产品的抽检等每个环节严格把关。定期检查工程资料与工程进度的同步性,定期召开工程建设专题会议及监理例会,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工程顺利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及时进行工程验收,办理工程移交手续。如蓝田县2013年小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共计新打机井105眼,修复配套机井36眼。建设变压器4台套,该工程建成后,通过县、镇、村三级及时办理了工程移交手续,并在每座井房内布设机井参数(井深、水泵型号、下泵深度、建成时间),低压暗管运行制度为以后的维修管护提供详细的基础数据。

  (2)转变观念,全民参与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县级政府和水管部门要在政策、法律和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维护和运行。印发宣传手册,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大力宣传小型农田水利这项民生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通过举办培训班,对管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使他们认知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3)明确管理产权主体,科学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要从明确权利方面入手,工程管理主体通过产权划分和水权划分进行确定,明确产权责任方,工程建成验收后通过办理移交手续,应及时移交给镇级政府或者村委会,管理责任明确到人,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方案,确保管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4)定期排查,落实管护经费通过办理工程移交手续,明确管理责任,让农民积极参与到水利设施的实际管理中。各级管理单位要定期对辖区内水利工程进行排查,发现隐患及时补救。乡镇水利站要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发挥主体作用。通过水费的收入解决管理人员的工资以及日常维修,大的维修通过上报上级水利部门争取资金解决。

  (5)建立监督管理体系水利部门应对已成的所有水利工程通过数据录入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通过定期检查的结果及时更新,水利部门应明确对应每个乡镇的联络员,随时掌握水利工程的动态管理情况,对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小型水利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将督促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工程应有效益。

  4结语

  粮食生产的基础工程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务必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新时期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改革中,最主要的是深化改革、明晰产权、落实责任。抓好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积累工程建设第一手资料,为工程建成后的管理提供详实的数据,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和管理,发挥工程最大效益。通过各级政府、村集体和工程管理机构统一运作,相互信任,发挥作用,使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公益性工程的认知度得到提高,让农民树立以管好农村事务为己任的意识,通过法律手段,明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主体,各级部门协调合作形成合力,切实保障农民自身的用水权益,从而加快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建议论文】相关文章:

1.小型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问题及建议论文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监理问题建议论文

4.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论文

5.小型水利工程与农田水利论文

6.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建议书

7.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建议的论文

8.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与解决建议论文

上一篇: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改善建议的论文下一篇:水利工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