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的提升路径论文

2020-04-26实用文

  摘要:大学中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几成风气,几十年的探索大多停留在教学内容、教材及教法上,如何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实效性的路径是当务之急。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学;实效性;路径

  1968年美国学者华特士曾经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孩子们要懂得明智、快乐、成功地生活,而不仅仅是找到一份职业,尤其不能违背自己内在深层的要求。有位教育家说,教育除了训练人具有娴熟的技能与知识外,其最终目的并非“在大提箱上堆积物件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和尊重他人。

  教育是为了让人们寻找到精神家园,让我们葆有一份情怀,把真、善、美作为安身立命、心灵安宁的自觉追求。当我们把这份寻找付诸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里轰轰烈烈开设所谓“传统文化”引领的各类通识课时,却有可能再次走向“大提箱上堆积物件”的过程。

  一、现状:机构和制度上有保障,学生认同度参差不齐

  蔚然在《理工科院校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中指出:从16年前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等院校成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到今天,许多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大学把通识教育(文理兼通的教育方式)作为本科教育改革的重点,使通识教育的在基础和指导地位获得了机构和制度上的保证;同时,还建立了包罗文、史、哲、社、艺等的综合性的课程设置体系。如清华大学先将通识课程划分为历史与文化等大组,并以此为基础开设文化素质通识课。

  吴薇在以理工科院校为蓝本的、《大学教师发展与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基于某大学的问卷调查》中,用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许多大学生对此类课程不感兴趣,这一数据占到被调查人数的67%;而57%的大学生认为校园文化环境的缺失,只是上好一两堂课不起什么作用;52%的大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讲授反映出其对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真正的重视,这一数据直接关联到38%的大学生,他们认为学校缺少高素质的人文教师与学者,大概是影响课堂质量的重要原因。还有23%的学生认为除了专业知识传授之外,很少有教师在专业课堂中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因此一些学生不满意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低。对此,超过80%的学生认为教师转变观念和提升教育思想是首要问题,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拓展视野,同时大部分学生希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表达艺术。

  虽然这份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传统文化素养薄弱,但是现行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一些院校似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厌其师烦其道”的现象,可见,在高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将其作为拓展知识、提高品位、健全人格、学会做人等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本应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育人效果却并不理想。

  二、传统文化课实效性差:显性课程有待规范和提高,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待发挥

  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是要从立德树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来培养中华民族的一代新人。如果说高校中开设的传统文化类文化素质课属于显性课程,那么专业课教学以及校园人文环境熏陶所承担的就是人文素养的隐性课程。当前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实效性差的原因可以归为两个方面。

  (一)显性课程有待规范和提高

  1.适用的高质量的传统文化教材缺乏――选读相当比例的原著应成为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现在,专门为传统文化等通识课编写的教材比较少,更多的是比较专门的教材,而且教材普遍存在“大而空”的问题,缺乏以问题带经典作品原文,以作品印证问题的编排方式,不能引起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的兴趣。

  近百年来,经典教育在正规学校中被赶出课堂,而且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反对读经,导致学生基本上都未接触过经典的原著。因此,选读相当比例的原著应成为传统文化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至少要成为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课,尤其是师范学校文科学生的必修课。同时,继续并增加义务免费读经和经典的班。

  2.教法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确定学习的次序、理清理念与佐证的关系是关键。许多传统文化课由一个教师将各家各门从先秦到清代、从天文地理到易道尝试列出专题,由学生自己先做一个策划或收集资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后教师再做相应的补充与总结;或者是由多位教师分主题分别讲授,这不失为好的尝试和创新。但是,无论是教师一言堂还是学生自主作业,都要注意理念为先,把握灵魂,知识或历史的梳理更应发挥到佐证的作用。由此,一切的前导其实应从中国传统文化灵魂最深厚和基础的儒家经典选读为前导课程,对于中国人所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及思维方式有所把握和了解,再以传统文学、艺术及民俗后续各单元知识和材料等来佐证,把握好传统文化思想的脉搏,在传统与现代性的追寻中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

  3.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可尝试模块组合以适应不同专业素养的培养需求。因为传统文化课程涉及面太广,也没有统一的教材样板,导致“因人授课”,授课教师只挑擅长部分讲授的情况较普遍,也缺乏专家进行正规课程建设;面对文科生、理科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如何进行课程建设,经验不足。 开设通识类课程的目的在于人文基本素质养成。但是由于迫于应试压力等各种原因,学生有时并不能将其溶化于骨髓并迁移到专业素养中,达到慎笃的境界,所以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可尝试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教学设计可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素养要求来设置模块,结合专业及岗位实际添加和选择相应内容,强化教育,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

  (二)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专业课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能否充分通过专业教学进行文化素质的关键。

  1.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自觉性差。很多教师认为,专业课教学不同于文化素质课,没必要渗透文化素质教育,而且专业学习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即使教师讲得很枯燥,学生依然能够坚持学下去,这就使某些教师对在专业课中融入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要重视扭转高校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误解。首先,建议提倡高校教师读经,呼吁各大中专院校能够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其次,编订印发一些有助于澄清误解的小册子。其三,有的教师只把传统文化当成学术研究的对象,对修身和通经致用的重视不够。

  2.专业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就承担专业课教学的教师来说,多数教师过去所接受的依旧是传统的分科的单科教育,所接受的人文教育的内容相对缺乏,因此难以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其中。

  3.专业课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难以量化,缺乏激励机制。由于竞争机制的引入,大学教师大都承担着相当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工作量极其繁重。教师的文化素质良莠不齐,对教师在专业课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难以提出具体的要求,因而目前尚无法建立起完善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4.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化”系统存在问题文化素质的“内化”。首先是输入和吸纳,其次是实践中外界刺激与个人体验的互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融合为素养,最后为“悟”,主体完成自身素质的建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为主体的内化提供了契机,创设了情境,因此它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是关键的环节。而目前,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提升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效性

  显性课程体系要科学化,隐性课程要有机制保障,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关键,切实提升传统文化课的实效性必须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作用相结合。

  (一)显性课程体系要科学化、规范化

  衡量传统文化类课程在校内全部课程体系中所占的位置,设定其课程的类型和课时;选用的教材既要因材施教,又要经典;教学方式要改变“一言堂”,可以采用讲座的形式,分成几个模块或专题进行讲解,以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专长,优势互补。

  (二)隐性课程逐步形成机制上的保障

  一是在教师的素养方面,专业课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深刻认识到在专业教学中挖掘人文素养因子对学生成为全面成长的人才的重要性;二是要建立一个较为有效的保障与激励机制。

[浅析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的提升路径论文]相关文章:

上一篇:关于全市油的茶产业的调查报告下一篇:中职生平面设计能力提升路径研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