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就业心理调整路径探讨论文

2020-04-26实用文

  当面临毕业和择业选择的时候,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内心的焦虑,这种焦虑的表现分为内在和外在的两种,有的外在表现为莫名的烦躁和发脾气,有的内在表现在身体上的不适。成绩优良的同学焦虑没有进入自己心仪的企业,成绩差的同学忧虑没有企业选择自己,而女同学则会焦虑用人单位是否出现性别歧视。以上的这些情况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

  自卑心理的产生源于自尊心受到伤害而无法及时的疏导和解决,在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自卑心理往往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是专业上的差别,有些学生数学社会的热门专业,用人单位的数量和质量都较高;而有些专业则属于冷门专业,待遇和岗位的数量较差,这些专业在同热门专业比较的时候往往会让西野生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第二,就是由于一些毕业生的性格使得自身在表述上不及其他同学,其他同学在对于自身的口若悬河的描述使得不善言辞的同学自惭形秽而形成自卑的心理。另外,由于学习成绩上的差异,在竞聘工作岗位拟的时候,成绩优秀的同学拥有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和工作辅助需要的资格证书,而有的同学成绩表现一般,在无形中产生了自卑的心理。

  高职院校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矛盾的心理,在想找到一份满意工作的同时,又在思考是否参加升本考试;有时候会考虑是否向绝大多数人一样先找一份工作还是一直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为止。同时大部分学生还缺乏独立决策的能力,很多学生将就业的期望寄托在亲友和父母的身上,自身缺乏努力上进的精神。当很多人面临林多重选择的时候,一些同学往往不知道该对自身的就业方向如何进行决断,往往会形成工作后的失落或者后悔。

  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学历的原因,在寻找工作机会的时候自然比本科院校学生的机会少,同时低学历以及对工作期望的矛盾也会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长期过程中压抑自己的心理而产生精神上的.抑郁,特别是在向用人单位递交求此材料后而迟迟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答复;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用人单位对于学历的偏见而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产生了心理上的落差和压抑,这些情况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内心的压抑。有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一心想留在大城市挣钱多、待遇好的单位,为了功利不惜抛弃自己的专业和兴趣,但心理上难免会感到困惑[4]。

  科学规划可以帮助我们制定恰当的人生目标,增强发展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提升应对竞争的综合职业能力[5]。因此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显得十分必要。高职学生都先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日后工作的方向,按照自己的兴趣培养自己的能力;第二,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将自己的长处不断发展的同时尽量弥补自身的不足;第三,就是要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抓住每个实习机会,尽量多地接触不同的岗位和工作内容,使得自己对未来希望从事的行业有更深的了解;第四就是要在硬件上下功夫,通过工作所需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优秀的职业心理品质是就业成功的关键[6]。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是学生在后天形成的,学校同时又是塑造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需要在学生求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进行塑造。学校需要开设相关的心理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培养必要的职业心理素质,通过心理测试以及谈话等不同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工作的期望,了解学生在学习和求职过程中面临困惑,教会学生正确地面对求职过程中面对的压力和不同的眼光,为学生的求职成功进行心理基础的奠定。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学习上的弱者,高考上的失败使得很多同学对于自己能力产生了不自信,而且社会的偏见和误解加重了这种心态。学校的辅导教师要帮助学生从考试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并且学校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道德品质和个人意志方面的鼓励。树立学生的成功心态,让学生通过不同方面的成功来产生自信,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个人潜力,激发学生对于未来成功的渴望和对于成功行为的积极性,尽量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展示学生自身的优势。

  学生心理上的落差很大原因是由于对社会缺乏了解而形成的。学校要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同社会接触,让学生充分了解将要融入的环境,真正认识到工作竞争的激烈性,同时还要学生了解各行各业的实际情况,减少学生由于对某个行业不了解而产生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让学生通过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而对自身重新定位,将自身定位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减少心理上的落差。

【高职生就业心理调整路径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1.职校新生心理调整方式探讨论文

2.体育现代化对高职生心理作用探讨论文

3.高职生德育工作探讨论文

4.教育心理疏导及其路径探讨论文

5.高职生文化素质培养路径论文

6.浅谈不同社会群体主观认知对高职生就业心理干预工作论文

7.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讨论文

8.高职生信息素养能力培养探讨论文

上一篇:高校创业教育实施路径探讨论文下一篇:高职院资产管理队伍建设路径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