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产网络论文

2020-04-26实用文

  摘 要:国际生产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国际分工形式,它使国际分工的边界正从产业层次转换为价值链层次。首先阐述了国际生产网络的内涵,然后通过与雁行模式作比较体现国际生产网络的特点,接着分析了中国在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地位,最后对如何提升中国在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地位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生产网络;雁行模式;国际分工;跨国公司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趋势的加快,东亚国际分工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与变革。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盛行于东亚的雁行理论正逐步地向一种新的国际分工理论——国际生产网络理论过渡。

  1、国际生产网络的内涵

  Borrus、Ernst以及Haggard(2000)将国际生产网络定义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一种关系。通过这种关系,企业组织开展其整个系列的商业活动:从研发活动、产品定位和设计,到投入要素的供给,制造(或者服务的提供)、分销和支持及售后服务。

  国际生产网络的表现形式通常有两种:

  (1)生产工序的专业化分工。这种分工表现为不同国家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工序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而为跨国企业把具备不同要素禀赋的、分散的、各国独立的生产活动纳入公司内部国际分工体系,以便于既获得垂直分工的比较利益,又获得水平分工的差别化利益和规模效益。

  (2)零部件的'专业化分工。由于各国科技和技艺水平的差异,一国对某一零部件的生产具有优势,另一国对另一种零部件的生产具有优势,因此就产生了零部件的专业化生产。

  2、国际生产网络模式与雁行模式的比较

  国际生产网络模式与雁行模式的实现都是以FDI的存在为前提的,都主张在投资国与受资国之间实施“动态转移”。但二者之间也有区别,正是这些区别体现出了国际生产网络理论的优越性。

  (1)形成基础不同。雁行理论认为,在国际分工中只要各个国家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将生产成本相对低的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就会获得比较利益,不仅其自身而且其他国家也都会从中受益,各国不存在利益的冲突。

  (2)分工主体不同。在雁行模式下,国家是国际分工的主体,主要依据的是资源禀赋、劳动生产率的相对优势,需要考虑贸易互利,对就业的影响、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以及对福利等的影响。而在国际生产网络中,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分工的活跃主体。

  (3)表现形式不同。国际生产网络模式表现为产品内分工,雁行模式表现为产业间分工。产品内分工更能有效地利用各国在生产要素等自然资源上的优势,从而获得价格更低的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的能力更强。

  (4)实现方式不同。FDI是雁行模式实现的唯一方式。而在国际生产网络中,企业内分工可以通过FDI或并购国外某些企业进行;企业间分工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如许可生产或销售、分包、OEM、ODM、OBM、战略性技术合作。

  3、中国在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地位

  中国加工贸易额1980年仅有16亿多美元,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4.4%,到2004年,加工贸易额扩大到5497.2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47.6%。这些都表明中国在国际生产网络中制造加工环节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充分表明中国与国际生产网络联系的深度也在不断加深。

  但是,中国参与国际生产网络的主体主要是外资企业,国营、集体企业或民营企业只占很小的比例。这种参与国际生产网络的间接性和被动性说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还很弱,在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地位还不高。另外,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品牌建设并没有因为融入到国际生产网络而得到很大的提高,从事价值链低端加工所需的那些先进技术仍然主要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中国在国际生产网络中分得的利益依然很少。

  4、如何提升中国在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地位

  虽然当今的国际分工主体是企业自身,但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仍然是举足轻重的。如何充分利用机遇,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地位。笔者认为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制定与完善相关制度,优化软环境。

  政府需要努力改善企业国际化和跨国公司国际生产在我国的政府服务环境,积极地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国际贸易和境外投资信息服务,为企业建立合作磋商的平台,帮助企业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估,简化审批程序。

  (2)进一步明确国家实施“走出去”的总体战略目标。

  分阶段有重点地提高我国商品国际化、企业国际化和产业国际化程度,逐步建立我国的国际生产、营销网络,形成产业结构国内外联动和生产要素全球配置的发展格局,使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与国际经济接轨,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3)加快培育适合参与国际生产网络、走国际化道路的企业主体。

  重点推进具有一定规模实力、品牌优势和市场基础的企业与在华跨国公司的合作,使其成为实施新道路的排头兵,发挥示范效应;支持那些与跨国公司有良好合作历史的企业积极到境外设立营销网点,建立国际市场营销网络,推进企业国际化;鼓励这些企业更好的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实现生产要素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支持我国的区域特色经济转化为国际特色产业加工基地,巩固产业链在国际分工网络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SHAHID YUSUF.东亚创新,未来增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SHAHID YUSUF.全球生产网络与东亚技术变革[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刘德学.全球生产网络与加工贸易升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寇亚明.全球供应链:国际经济合作新格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国际生产网络论文】相关文章:

1.国际时事论文

2.关于网络论文

3.网络专业论文

4.国际管理论文

5.国际商法论文

6.国际法专业论文

7.国际营养师论文

8.网络互联技术论文

上一篇:碳排放约束下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研究论文下一篇: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