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反思与建构论文

2020-04-26实用文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是宝贵的精神文明,是需要世代传承的灿烂文明。在我国的高校中,体育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只沿用了现代体育的模式,而忽略了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应用,导致教学模式片面追求技术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型人才是高校的义务和责任。体育课程可以改善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身体健康水平,还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达到身心健康的共同发展,只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国体育教学的优势没有被发挥出来,对成绩的过分追求,大大降低了高校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传承文化;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反思与对策

  “全球村”的逐渐形成,多元文化的不断深入,民族传统体育备受冲击,文化空间的破坏模糊了民族文化的个性,影响了国家文化安全和民族复兴。高校是民族传承体育文化的重要场所,但是体育教育的机构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追名逐利的体育教育中失去了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因此,只有将文化传承融入到体育教育中,教育模式的改变,能够不断完善体育结构,增加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并且推动体育教育向前发展。

  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不间断的历史文化使我们继承了很多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形成传统文化潮流,逐渐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发展,被更多人所关注,在精神与物质财富经历的世代传递过程中,汲取体育文化的精髓,在体育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承接中,应该注重体育知识、规则、意志和智慧,还有体育器材等的全面继承,作为后世传承的基础。体育教学指的是在教学理论和思想的指导下,在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中,主要由教学体系、教学结构和教学思想三部分组成。教学结构是主要的组成部分,教学体系起到丰富内容的作用,教学思想起到连接教学结构和教学体系的作用,并深藏在其中,使教学结构和教学体系达到一定的平衡目的。在文化传承下,体育教育和文化传承密不可分,主要表现在体育技术和技能以及身份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我国多数高校在体育教学方面过分注重技术和技能,极少涉及体育思想和精神的传承,从而造成学生片面发展,过分追求表面的技艺却忽视了体育的精神意义。在传承方面,技能与思想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体育技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体育文化的'发展。

  二、我国体育教学中的问题

  1.体育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利益价值。在实践教学中通常使用近现代的教学模式,高校体育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对文化教育的缺失,单纯开展的体育课程,使传统体育文化中所包含的修身、娱乐、和谐的体育精神变得越来越模糊,而现在大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应该加入文化活动的开展,协调发展。传统体育的价值被物质的价值思想影响,长期以来对西方教育的模仿,而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体育逐渐被竞技的目的所取代,传统体育教学精神的感悟、修身、自娱都被利益欲望引导走向“价值化”。

  2.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实用性。目前,虽然被称为“体育大国”的我们,在高校教育中开设的体育课程多为羽毛球、足球、健美操等项目,传统武术、乐器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但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我国体育教育的专业能力的不足,是阻碍传统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培养一名职业的传统体育教师对文化底蕴和专业化的职业素养要求较高,这一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经历,而且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在研究中,传承下来的体育精神多为口口相传,相关资料较少,研究难度大。相对单一的教学课程,没有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开发滞后,对青少年喜爱的项目缺少开发和整合。

  3.教学过程中人文知识教育的缺失。人文知识的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关键,仅仅在技术上对教学过分专注,并不能体现出体育教学对传承文化的重要意义。技术和文化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从广义上讲运动中利用身体完成体育动作也可以称之为文化,技术离不开文化,文化也离不开技术。技术支撑着文化的发展,文化又为技术指引方向,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够持续发展,技术绝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做动作,同样需要文化的升华和精进,文化也不是单纯的讲述理论,没有实际应用的理论不足以称之为文化。作为文化事业接班人的大学生,如果不了解体育项目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过分追求表面技能的发展,必将造成体育事业的片面发展,这将是我国体育教学事业的极大失败。

  4.过分追求技术教学,忽视文化教学的作用。“文武兼修”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一个特色,而现代教学中文教文武教武,对于专业化的追求过于片面,培养出来的人才只不过是技术追求的奴隶,失去了体育教学应有的灵魂。我国当代的体育事业表面上虽然成功,但从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来看,这一问题很突出,竞技体育的出现,使各个国家为了追求名誉不断培养着一个又一个体育竞技“畸形天才”,甚至有的人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而使用各种各样的激素以便达到自己的目的,体育精神是应该诚实守信的,这种失信的表现必然是文化教育缺失的体现。我们应该吸取这样的教训,在技术追求的过程中,加强学子的文化知识教育和素质培养。

  三、如何改善体育教育发展策略

  1.构建文化传承的教学模式。传承文化的理念应该包括多元文化的传承,民族体育是在传承一种特定的文化,传统体育教学背后的文化和底蕴不应该被忘记,技术的传承是为文化传承做服务的,技术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载体将文化表现得有血有肉更加丰富,仅仅用肢体语言去传承传统体育是没有“灵魂”的,就像传统武术一样,失去了“精气神”的武术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武术。体育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向学生传递着一种精神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

  2.构建特色的传统体育课程。在体育教学课程上改变传统的模式,开发多元化课程适合当下社会需求,挖掘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在追求竞技体育的课程上还要加入非竞技体育的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程构建上从物质、精神、行为等方面着手,在课程的制定上,充分吸收教育哲学、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知识,遵循当地特色进行安排,例如地理环境、文化氛围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增设,对传统体育进行适当的保护和发展。开展传统体育专业,培养传统体育的综合型人才,为传统体育教学打下基础,并为研究传统体育开辟绿色通道,使传统体育拥有优渥的发展土壤。

  3.提高对学生传统体育文化理论的意识培养。在高校教学过程中,除了对运动的开展以外,还应该加入相应的娱乐活动的开展,包括生存意识的培养。在现今社会,市场竞争如此激烈,我们不得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但在活动的开展中加入思想教育的灌输,结合体育竞技,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增加趣味的同时,还要增加学生精神层面的认知与良好心态的建立。活动开展中,加入理论知识的培养,在探求技能的发展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运用其中,在运用中加强。举办相应的户外运动,除了马拉松之外,还包括像攀岩、野外求生等新兴体育课程,增强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活动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还能够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应用,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4.以体育专业为主,其他学科为辅。在户外教学中,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组建合适的生存训练。在我国多数学校还是以“圈养式”教学为主,为了学生的人身安全很少会组织户外求生类活动,在校学习的和谐运动在踏入社会后将没有太大的用处,特别是遇到自然灾害之后更是束手无措。而在体育课程内加入其他领域学科的课程,增加了体育教学的多元化,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还能灵活变通,掌握知识的本质。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对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高校体育能够在西方现代体育教育模式的参考下,继承传统体育教学的优势,培养“德、智、体、美、劳”多元化发展的高素质学生,同样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指导目标,体育教育不应该只是培养强健的体魄那样骨骼粗壮的人,而应该在传承中培养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新生代。同时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创新加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课程和教育理念,适应当下高校教育和国家的发展,塑造能够抵抗较强压力和拥有较强心理素质的大学生,在毕业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能适应角色的转换和社会的发展。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反思与建构论文】相关文章:

1.民办高校体育文化的建构论文

2.高校体育文化体系模式的建构论文

3.高校体育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建构论文

4.高校体育分层教学模式探讨论文

5.关于高校特色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构建论文

6.高校体育体教学模式的构建论文10篇

7.教学模式下的高校体育的论文

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校武术教学模式重构的启示论文

上一篇:中学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途径论文下一篇:《最佳路径》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