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探析论文

2020-06-17实用文

  摘要:企业财务报告的可信性的降低受盈余管理的影响,盈余管理行为以不同程度方式在我国大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盈余信息对于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受到盈余管理的影响,其可靠性以及相关性严重下降,因而误导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为了保障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活动的至关重要,为企业经营业绩、风险防范和财务报告质量上提供合理保证。因此,盈余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存在必然的相关性。通过阐述内部控制和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其关系以及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简单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内部控制;盈余管理;影响

  1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关系

  1.1概念。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及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实施并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而盈余管理层基于会计准则,从而调整、控制企业的财务报告有关的盈余信息,以达到其自身的的某种行为。

  1.2关系。当面对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根本利益不同时,处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中,若缺乏内部控制管理,经营者将通过盈余管理的行为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目标,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也因此产生紧密的关系。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抑制了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因此,高质量的内部制度压缩了盈余管理的空间,协助企业所有者对经营的监督和制衡,使得股东利益不受侵害。

  2盈余管理的存在的原因

  2.1委托代理冲突。现在的公司里所有者和经营者身份分离,所有者为企业提供资本并承担了财务风险;经营者在职权范围内合理使用企业资产且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正常运营。而公司的经营者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损害股东利益,最大可能的使自己得到好处从而便形成了托代理冲突。另外,对于委托代理冲突的表现为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在资本市场中存在着结构性缺陷,而这种缺陷使得内部人与流通股股东在利益关注点上产生矛盾。企业股东为了实现融资而通过盈余管理的行为虚拟企业营业利润促使公司上市,一旦达到目的,企业经营业绩不堪入目,导致流通股股东的投资遭受损失。

  2.2信息不对称。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的管理结构中,管理者作为企业的真正控制者、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管理者,掌握了企业实际的经营与盈利情况。基于委托代理费用,管理者的行为不受所有者的完全监督,导致作为企业实际的股东的不知道真实的企业运作信息。在获取信息上管理层处于绝对的优势而这可能促使其为得到利益做出违反职业准则的行为。然而信息不对称也存在与上市公司与证券监管机构之间。尽管证券监管机构依靠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财务报表及其他规定披露的信息对企业实行监管,但是也很难全面了解企业内部实际的经营盈利状况。经营者利用信息优势,操纵企业会计,掩盖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虚假信息,谋取私利。由此可见,委托代理冲突引发了经营者盈余管理的行为,而盈余管理在信息不对称中得以生存。

  3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3.1控制环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员工的职业操守、工作胜任能力,管理层的经营理念,董事会及监事会的权责划分、组织类型、人力资源政策及实施。由此可见控制环境的的好坏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效果,影响企业的发展。例如,避免隐藏不利消息或进行盈余操纵关键在于管理当局的诚实性和管理哲学。若管理层没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执行者不能胜任其担任的工作会使得良好的内部控制不能发挥作用。再如,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虚有其名,不将职责履行到位,就未能对管理层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然而“内部人控制”严重的问题激发了管理层与委托代理之间的矛盾,彼此之间的冲突也因此加剧。管理层不安本分,无视内部控制制度肆意妄为,利用自身的职权进行盈余管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受管理层提供的错误会计信息,不真实的会计利润的误导,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利益流失。因此,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抑制盈余管理的关键所在。

  3.2风险评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基础金融变量如汇率、利率和证券在一定的时间内发生非预期的变化和不规范的财务活动导致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时产生金融风险和财务风险等。而在企业管理中,风险评估是防范企业风险最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通过有效评估企业面临的风险,可以使企业有效规避风险,并能够加强对经营风险管理环节的控制以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加以调整和整顿,使之趋于低风险或者说是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公司的管理人员的注意点主要投放于与财务报表编制有关的风险并在此过程中完成一系列的有关经营目标实现的风险确认和分析。同时,采取必要的行动和一定控制措施使企业员工形成风险防范意识,企业对内控作出准确定位。

  3.3控制活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主要可以分为交易和活动的适当授权、资产和记录的实物控制、职责分离、凭证和记录的控制、业绩的独立核查等五大类。由于会计制度、准则、政策以及规范在选择上存在一定的自主性和缺陷,导致真实合法原始凭证在合法合规会计处理方法中产生不同的财务报告和会计利润,为过度盈余管理甚至是盈余操控提供了发挥的空间。若企业制定并严格执行了完善的财务报告信息生成的内部控制程序和相应的措施,对报告生成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督和有效控制,就会减少财务差错和舞弊现象的发生,进而从根本上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3.4信息沟通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信息与沟通贯穿企业管理层监督的各项经济活动,为管理层监督各项活动和采取纠正措施时提供了保证。其目的在于控制程序的员工明确在内部控制的责任和应履行的职能,加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信息与沟通为使用会计信息的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流动性和共享性。如果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不相互沟通,在会计信息流通的过程中会造成疏忽或不知情,必然会增加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因此,良好的信息沟通对过度盈余管理起着抑制作用。

  3.5监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企业需要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且监督的管理方式不可或缺,一促使企业的内部控制程序的完善。企业财务信息的监督体系主要是以监事会和内部审计为主。监事会负责监督管理的机构,负责监督董事会及经理,有效维护企业利益。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的主要职责是控制系统风险和操作情况,并为管理层提供独立保证以及协助管理层有效地履行职责。由此可见,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是抑制盈余管理的关键。然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构普遍人员缺乏,业务不专,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导致监督机构形同虚设。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实现整体目标的前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风险的有效评估,控制活动的有力实施以及信息沟通监控避免了盈余管理行为的产生并且为企业获取利益打下基础。显而易见,内部控制建设对于公司价值的创造和投资者利益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维系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方红星.金玉婵.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实验研究[J].会计研究2011(8).

  [2]吴益兵.内部控制的盈余管理抑制效应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2012(2).

【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探析论文】相关文章:

1.盈余管理运用研究论文

2.从博弈论看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议论文

3.有关写企业盈余管理论文

4.盈余管理与所得税税负关系研究论文

5.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策研究论文

6.上市公司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关系论文

7.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研究及治理建议论文

8.谈有效契约观下的盈余管理论文

上一篇:公共关系研究论文下一篇:有关写企业盈余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