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师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统一的备课制度和教学模式,成就了学校却限制了教师
在中国教育界喊得最响的一句话是:有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看一下近几年出现的名校,大多都是有一个好校长。校长有创新意识,认真钻研教学理论,在实践中创立了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然后以行政的手段在学校推行。在推行的过程中遇到阻力就“不换思想就换人”,通过各种奖惩制度推行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甚至硬性规定每堂课教师讲授不能超过多少分钟,学生练习不能少于多少分钟。这些严厉的管理措施对于促使教师们强行接受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一定作用。特别是在课改初期,大多数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还不能掌握,通过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让老师们强行人规,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感悟,是有引领作用的。对于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来说,连一些起码的课堂常规都不熟悉,规定一些课堂教学的模式让他们遵循,确实有助于他们的成长,也有助于学校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在这种整齐划一的管理措施和统一的教学模式下却难以出现名师,因为名师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我们看到的是校长的思想而不是教师的思想,看到的是学校的统一模式而不是教师的个人风格。到处做报告的是校长而不是教师,教师外出讲课也只能是对学校教学模式的展示和诠释,他们介绍的是学校的改革而不是自己的教学思想;在学校他们只能算是集体中的一分子而不是独特的自我,他们会成为名校的教师但难以成为名教师。
(二)多变的课本繁荣了市场却难为了教师
名教师不但在教学风格方面自成特色,对教材的把握也是相当熟练。过去许多名教师“一支粉笔”登讲台,从来不带书和教案,令人称奇。因为多年不变的教材内容他们已烂熟于心,上课时不需要再看课本。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首先取决于对教材的熟练程度,很难想象名教师上课时会眼不离课本。而现在新课改提倡“一标多本”,各地可以自选课本,甚至一个地区的课本也在不断变化。同一个班的课本可能《语文》是人教版的`,《数学》是北师大版的;这一年级是苏教版的,下一年级又换成了沪教版。这种做法一方面为学校提供了选择教材的机会,另一方面繁荣了教材市场。过去许多名师走遍全国上公开课从来不带书和教案,甚至让学生临时点课,学生点什么教师讲什么,教师就像一个高明的厨师,顾客只要报出菜名就能做出这道菜。全国统一教材,教师只要把一套书搞熟了,走遍全国都不怕。就像卡拉OK一样,大家都是“唱同样的歌”,只要点出歌名,歌词一样,旋律一样,只是嗓音的不同和演唱的水平不同。现在不行了,各地的课本不一样,名师到外地上课首先要熟悉当地使用的课本,不再那么得心应手了,更不敢妄谈点什么上什么。有些老的名师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干脆自带课本,走到哪里上公开课都是那一篇课文。据说一个小学名师一篇课文在全国讲过600多场,真是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然而现在大家希望看到的是“用我们的教材你怎么处理”,所以面对多变的教材市场名师也为难了。
(三)先进的课改理念明白了专家却困惑了教师
说是新课改,其实已经进入第八个年头了,对于一些新课程理念人们已熟能成诵,但真正能够解释清楚并说明在具体教学中怎么用的教师却并不多见。比如:具体到一节初中数学课,怎样才算是用好教材、超出教材?不同学段和学科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怎样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学习?在家长和社会依然看重中考和高考升学率的情况下,如何把新课程的理念与升学有机结合起来?对于这些问题,课程专家们大多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真正能走进课堂听课评课的并不多,能亲自上示范课的更少。一线的教师只能在实践中慢慢地感悟,摸着石头过河,也拿不准自己的做法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目前我们还很少看到令人信服的新课改的示范课,可以说,真正称得上是新课改名师的教师凤毛麟角。一线教师希望看到能真正诠释新课程理念的名师和名课,而目前的名师大多还停留在展示个人教学艺术的层面。
(四)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凸显了学生却淡化了教师
新课程提倡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发者和引导者;学生要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学习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的学校为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硬性规定教师讲课不能超过多少分钟,甚至砸掉讲台、搬走讲桌,使教师无固定的讲坛。在一些课堂上已分不清哪是教师哪是学生,学生个性的张扬早已掩盖了教师个人的风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已退居二线,难以像过去的名师那样神采飞扬地讲演了。过去中小学教师“看课”主要是看教师的表演,教师的口才、板书、教态都是亮丽的风景线。特别是大规模的公开课,上千人的观众,二三十个学生坐在舞台上背对听众,听课者看到的是正面表演的教师,学生的活动只能成为教师表演的道具和点缀。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提倡在课堂教学中“先学后教”,教师的作用被大大淡化了。所以在一些人看来,公开课不再那么精彩,不再那么吸引眼球,名师表演的机会从而也减少了。
二、怎样成为新课改下的名师
在教学改革的转型时期,由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都在变化,所以在一段时间内难以出现与新课改配套的名师是可以理解的。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怎样成为名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名师必须在理念和实践的结合点上作出示范
对于新课改的理念人们不再陌生,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落实这些理念。在这方面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这是个二次创新的过程。中小学教师要在这方面找到自己的突破口,要从自己所教的学段和学科开始,系统地进行这方面的试验和研究。比如,三维的课程目标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如何表述、如何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比较容易理解,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是否堂堂都要确立和落实?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否堂堂都要有?类似的问题一线教师会提出一大堆,在课改已进入第八个年头的今天,大部分教师对这些问题依然感到困惑。他们希望有人系统地研究这些问题,找出其中的规律。如果谁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把这些问题说清楚,他就是当然的名师。新时期需要这样的明白人,大家不再希望去看那些善于作秀的表演型的名师。
(二)名师必须熟练地把握课程标准和整个学段的教材体系
过去的名师对整个学段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系掌握熟练,而新的课程标准与旧的教学大纲有很大的差别,教材的编写理念、编写意图、编排体例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课改前的教材大都采用线性结构排列,课改后的教材大都采用模块结构排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编排体例问题,而是体现了一种教学理念的变化。过去的名师都是在教过多年毕业班后才把握了教材,而课改后一个学段从初始年级教到毕业班的教师并不多(很多学校都是接力教学),何况教过一轮教材也把握不了整个学段的教材体系。所以要成为名教师首先要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上下功夫。笔者曾在若干所重点小学做过现场测试:“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的最低阅读量是多少?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具体落实这些阅读量的?”很少有人能答对这个问题。虽然课程标准大家学了多少遍,却很少有人把它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更没有考虑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些标准。现在虽然提倡“一标多本”,各地的课本不同,但课程标准在全国是统一的,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课程标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不管教材怎么变,考试怎么考,都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师真的把课程标准琢磨透了,教材再变也不怕。
中小学教师不管用什么教材,都要认真研究这套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编排体例,要研究整个学段本门学科的知识体系,要清楚本学段到底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这些知识是通过什么逻辑关系建构起来的。高水平的教师要能够整合教材而不是照搬教材。如果教师能够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在教学中就知道怎么才算是“用好教材、超出教材”,怎么才算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三)名师必须有很高的课堂教学效率并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
课程改革的目的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而目前学生负担依然很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教师就是当然的名师。现在看有些教师的课堂很活跃,从表面上看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师生不断地交往互动,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但课后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吗?我们衡量一所学校、一个教师的教学改革,不但要看学生在课上做什么,还要看学生在课后做什么。真正高水平的教师应该是教学质量高,学生课后负担轻。有的学校提倡课前预习,有的提倡课后作业,这些仅仅是方法的差别,重要的是在一天24小时内学生有多少时间是用于学习的,有多少时间是用来休息的,有多少时间是自由支配和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的。不管是预习还是作业,如果教师想方设法把学生课后的时间全部变成课业学习,就不能算是高效率,就没有减轻学生的负担。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开始。我们不能说作业是负担,预习不是负担,要算一天24小时的总账,看学生在24小时的时间里做了些什么。教师不能像一个包工头,变着花样把学生课后的时间全部榨干,要给学生留出自由发展的时间。教学成绩好、学生素质高、课后负担轻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