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浅析论文

2020-06-20实用文

  一、了解中学语文教育的性质与目标

  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俨然成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既然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就具有一定的人文性,还有就是具有工具性和实用性。小学的语文教育相当于给学生灌入一种思想,是打基础的阶段,而中学阶段的语文就要深化到理解和创造的程度。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语文学科的特性,分析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语文改革的要求规定目标有以下几点:

  (1)传授知识。

  老师的作用之一就是传授,中学的学习不单单是小学对拼音和识字的要求,还要求能够顺畅表达自己的想法,理解知识的能力也要有一定的提升。

  (2)培养能力。

  数学等其他逻辑性的学科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语文等人文性的学科也可以培养我们的交际和阅读能力。经过中学阶段的教育之后,学生要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拥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学会用多种阅读方式来理解、分析经典文学,得出自己的见解。

  (3)发展智力。

  中学是一个心智和神智逐渐发展成熟的阶段,语文课堂也充斥着思维因子,思绪的火花也在不断碰撞着,我们会思考鲁迅在写《孔乙己》时的社会背景,我们会揣摩沈从文创作《边城》时的复杂心理,这都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心智。

  二、语文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1)高举改革旗号,但是“实至名未归”。

  改革的风吹向了全国各地,不少地方为了跟风实践,就草率地做一些改革方案跟随大军的队伍,但是实际上却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反而让整个教学系统看起来更加混乱,老师和学生也都模模糊糊,不知道该怎么办。

  (2)课堂依旧单向传输,师生缺乏沟通。

  大多数教师依旧是从教材、教参出发来进行备课,很少考虑学生是否能真正理解实际情况。因此在教学中时常出现:当老师自认为讲解分析很清楚的时候,学生却不知所云、鸦雀无声。

  (3)传统教育形式下的教学评价是一座大山,难以移动。

  众所周知,学校的考试机制和社会优胜劣汰的原则不一样,甚至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在学校中,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课程的成绩上,课程成绩好,就是优秀生,身上就充满了光环,德智体美样样发展。但是事实上社会上并不再需要这样的人了,因此就出现了一部分学生在脱离了考试机制后感到没有信心,在走向社会后没有办法给自己准确定位。

  三、明确改革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面对国内外纷繁复杂的环境,知识的掌握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议题,语文课程作为义务教育最基础也最持久的课程,改革的进程必须进行,这也是形势所趋。所以,在如今时代飞速发展的形势下,从战略发展的眼光来看,进行教育改革是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都身处这个大时代的环境下,接受的`事物都很新鲜,学生更是有着新鲜的思维和想法,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就比较强,所以,如果课堂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就会被学生所嫌弃,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也就不会集中。众所周知,学生不喜欢这门课程,渐渐地就会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要真是到了那一步的话,我们再去挽回就来不及了。四、研究进行教育改革的方法

  (1)以兴趣为主,利用多种手段让课堂变得有趣。

  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吸引大家的注意。语文有着庞大的体系,以语文为中心可以延伸拓展很多跨学科的知识。要进行教育改革,就要先让学生觉得课堂有意思,这样才能使他们专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利用网上资源进行相关知识的搜索,这些都有助于增大课堂容量,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尽量做到求新求奇。

  (2)多注重课外语文的积累与记忆。

  语文学习无外乎积累与记忆,但不单单是指课内的内容,语文是一个多彩的富有魅力的世界,可是有些老师过于注重教学目标和成绩而忽略了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让学生在课外多做一些积累与记忆。语文,既是一种文化,又是一种文学。文化需要传承,文学需要赏析。它的存在为大千世界添了一笔色彩,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学习它,传承它。而如何让学生学好语文,则是中学教师的首要任务。

上一篇:形义识字法及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论文下一篇:浅谈职高语文教学改革管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