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理论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2020-06-20实用文

  一、艺术理论教学现状分析

  当代中国高等院校的学科教育中,高等艺术类学科教育的教学模式相对特殊,并且艺术理论课程教学一直存在较多争议。无论是艺术理论的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对于要不要学习艺术理论都存在不同的看法。例如’有人认为艺术创造无需艺术理论指导,并能将历史上一些艺术大师作为例证。

  这种只要艺术实践而无需艺术理论的观点,是对艺术理论的轻视,也是缺乏艺术实践活动的表现。虽然个别艺术大师确实可以不受艺术理论的左右,但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却不能丢掉艺术理论学习。这是因为:艺术大师是个人行为,且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经验积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和创作原则;髙校的艺术类学生多是中学毕业直接考人艺术院校,他们没有积累大量的艺术经验,只能从学校学习中全面认识艺术,深人研究艺术,以此来指导下一步的艺术实践活动。故而艺术人才的培养,必须让学生系统、全面地认知艺术的基本原理,掌握艺术发展规律,生成的积极正确的艺术人生观,才能在纷扰复杂的艺术潮流中不迷失方向。

  不可否认,艺术理论课堂教学是当前面临的较大难题。高校艺术类学生在学习艺术理论方面,普遍存在轻视或兴趣不足等问题。其中的原因,一方面与理论课本身的单调性、枯燥性有关,特别是与艺术实践课相比,这点体现更为明显;另一方面,艺术生在对艺术理论学习的认识、态度、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这也成为艺术理论教学中的障碍。

  在“知识爆炸”时代和娱乐化时代,今天的髙校艺术类理论教学,存在着两种极端教学模式:学理化教学与娱乐化教学。学理化教学是指课堂上教师注重逻辑推演和理论讲解,但忽视理论结合实践、缺少课堂互动的教学方式;娱乐化教学是指课堂上教师注重营造活跃氛围,善于愉悦学生却忽视理论讲解的教学方式。虽然学生都喜欢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但并不是所有学习都能“寓教于乐”,回避刻苦学习的必要性。

  比较来看,学理化教学方式是应试教育制度下的产物,娱乐化教学方式是当今娱乐化时代的产物。学理化和娱乐化教学都是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教师的主导性和权威性绝对化了,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学理化"满堂灌”教学方式下,不仅让基础差的学生无法提起学习兴趣,而且让基础好的学生也难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至于娱乐化“满堂灌”教学方式,则显然是在误导学生,应归为教师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迅速,文化、艺术领域也呈现繁荣景象,进人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信息层出不穷。在我们的艺术理论教学中,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已经不符合实际,必须遵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多采用与时代契合的新思路、新方式进行教学改革。

  二、艺术理论教学改革事项

  1.教学理念的改革:利用建构主义认知学习理论作为指导,推进高校艺术理论教学的改革。

  建构主义原是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现成为最流行的认知学习理论,并且是我们深化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人们以往把学习过程视为对外部刺激的被动反应,强调刺激——反应论,学习者成为被灌输义化的对象,是被动承接各种知识信息的“容器”。但随着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更加准确地揭示出人类认知规律,也产生了新的认知学理论——把学习者视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

  建构主义认知学习理论,很好地说明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并回答了学习如何发生、概念怎样形成、意义如何建构等问题,指出进行高效学习的因素等。在该学习理论指导—F,将传统课堂上教师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改为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索学习,进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主动建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要利用高校艺术理论的课堂教学环境,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1-j创造性,引导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冇效建构的0的,

  2.教学内容的改革:从关注知识性的传授式教学,转变为关注思维性、思想性的肩发式和激发式教学。

  如今世界已经步人信息网络时代,文化知识的传播与接受变得无比便捷。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知识的获取已经不存在任何问题,可谓畅通无阻且渠道众多,课堂教学中知识的魅力便自然降低。在这种新形势下,教师的艺术理论课堂教学,便要从注

  重知识性传授,向注重启发性教学模式转变。笔者受到“文化创意逻辑提升图”的启发(如图1),画出了另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步骤图”(如图2)。由此可知,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素质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是“思维”的基础和工具,“思维”是生产“思想”的基础和工具,“思想”是“创新”的基础和工具,“创新”是“文化力”的基础和T.具。当今中国高等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注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不应定位于传授“知识”这一最初的层面、最原始的环节;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应从“思维”这一环节进行积极努力,髙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应从“传授式”向“启发式”、“激发式”转变,从关注“知识”层面向关注“思维”乃至“思想”的层面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最为有效地培养髙层次创新人才。

  3.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将教师在前、学生在后的“教学”模式,改为学生在前、教师在后的“学教”模式。

  中国近代学习西方建立学校教育制度后,老师在台上讲授书写、众多学生在台下聆听记录的上课方式,成为十分普遍和影响深远的教学模式。应该说,这对于自然科学的教授学习很有效率,短时间内可以把数学、物理等知识准确地传播给很多学生。与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唯一性、准确性不同,艺术是极其具有主观性、差异性、创造性的人文学科,因此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也就未必合适。而且这种陈旧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会使理论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必需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特别是加大学生的参与度,多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形式。

  教学相长,教与学从来都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求知欲望,就要让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教与学的互动关系。艺术实践课提倡学生动手,艺术理论课则应鼓励学生动口。要充分认识和利用讲台的“教学”作用,讲台不仅是教师“教”的领地,也是学生“学”的场合。让学田1:文化创意逻辑提升图台上,能激发(或说是“逼迫”)学生由被动、滞后的听课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超前的讲课学习方式。

  这种改革不仅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网络信息时代,知识的获取和学习变得简便易行,当代大学生完全有能力,在课堂之外实现对知识的独立搜集和整理,从而为其走上讲台做好准备。大学生走人课堂不是来“听课”,而是来“上课”,也许听课一年,不若上课一堂;发现和提出一个问题,胜于寻找和回答十个答案。通过这种“上课”方式,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全方面的锻炼。这才是上大学而非被大学上,高等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区别也由此体现出来。

  4.教学目标的改革:中国的本科生教学目标应适当提高,与研究生培养教育更为接近。

  在今天世界上很多著名的高等艺术院校,都非常重视开展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已经不再是将其仅仅作为基础性课程’学生大都是采取撰写学期研究论文的方式来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这也要求授课老师在学期开课之初,就根据所要完成学习的课业内容,划分并下达给各位同学相关的研究课题,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完成相关课题的论文写作。如此一来,学生在对艺术理论课程进行整体学习的同时,还能够对特定的课题内容进行较为深人的认知和研究。

  目前中国高等院校的艺术理论(及其他人文学科)课程教学,大都采取通史性教育,而非断代史研究。这种通史性学习f项向于知识性博览,确实能让学生尽可能全面地涉猎艺术理论知识。但实际上,艺术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应片面强调多广,而更应重视精深,与其泛泛而谈,不如精言一二。所谓“广发”则“废”,“人专”乃“传”。况且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大学阶段艺术类学生对于艺术史论知识的全面学习,其实是全面被动的、消极的学习,艺术类本科生的理论素养并未得到有效提高。但很多人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依旧只是关注基础性、知识性教学。现在要正视这个问题,为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确立新的目标,可借鉴国际上的艺术理论教学经验,也可引人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模式,通过提高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来提髙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三、结语

  2011年暑假,我们调研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DAVIS),最大的感触就是他们“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应该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对本科生设置的培养目标,也是我们进行本科艺术理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培养有效的沟通能力;培养更高的认知能力;培育美德;推进在一个或几个学科的专注度与深度;培养领导能力;培养国际视野;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做好准备等。

  本科艺术理论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改革以往陈旧的艺术理论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和建立符合时代需要、符合学习规律的教学体系,不仅能够为艺术理论的课堂学习注人生机活力,而且能够借此提高艺术人才的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本科艺术理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不仅能够为艺术理论教学提供指导,而且对其他学科的理论教学也有借鉴意。

【高校艺术理论教学改革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1.高校钢琴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2.高校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论文

3.地方高校学风建设探讨论文

4.高校声乐教学改进探讨论文

5.当代艺术理论和文化探讨:意识的探讨论文

6.《MATLAB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7.摄影测量学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8.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策略探讨论文

上一篇:学校制度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之我见论文下一篇:即兴伴奏对大学钢琴教学的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