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教学中数学学具的操作论文

2020-06-20实用文

  【摘要】学具操作是借助形象,来帮助孩子了解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逐步加以抽象。学具操作的实质是把掌握特定的概念、命题等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程序,通过操作,把这一外部程序再“内化”为儿童的智力活动方式,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学具操作是教学的手段,而非目的。学具操作如何发挥语言表达或其他教学方式所无法取代的作用,让学具真正成为学习的工具,而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这是本文重点要阐述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学具操作 目的 时效 需求 提炼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引下,我们的课堂也变得活跃起来。特别是在低年级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们摆动学具的情景。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学具,正是借助形象来帮助孩子们了解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逐步加以抽象。学具操作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法则等抽象知识,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学具操作的实质也就是把掌握特定的概念、命题等应有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程序,通过学生的操作,把这一外部程序再“内化”为儿童的智力活动方式,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但同时应该看到,学具操作仅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非目的。学具操作如何发挥语言表达或其他教学方式所无法取代的作用,让学具真正成为学习的工具,而不是为操作而操作?另外,小学生好动,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放在桌子上的学具一不小心就成为了学生上课时的玩具。学具操作如何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好“放”与“收”的度,如何提高教学的`时效?

  一、学具使用的目的性。

  学具操作往往需要消耗比较多的教学时间,需要较大工作量的课前准备。因此学具使用的选择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为什么要用学具操作?学具操作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学具操作解决什么问题?不使用学具与使用学具又有何不同?这些问题在教学设计时就应该明确。只有深入地去想过这些问题,才能使学具的使用走过形式,走向实质,才能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真正地发挥作用。

  学具使用一般有两种情景,一是通过学具操作解决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二是通过学具操作理解与解释数学模型。不过,有些情景对于部分学生而言是解决问题,建立模型的过程,而对有些学生而言是理解与解释模型的过程。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 5+7=?,对于没有掌握计算方法的学生而言,摆小棒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建模的过程,两个5凑10,10和2组成12,或是3和7凑成10,10和2合起来是12,其核心思想是满十进一。可是对于已经熟练这类计算,且理解算法的学生来说,摆小棒的过程是解释模型的过程,把自身内部的思维过程,用外在的直观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使内在思考过程更加清晰化,实现交流与智慧的共享。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或适合进行学具操作。特别是一些规定的定理、概念,就没有必要(或可能)进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了。

  如在一节“容积和容积单位”的课上,老师问:你们对容积知道多少?学生脱口而出:1升=1立方分米,1升=1000毫升,师问:真的是这样的吗?接着让全班同学小组活动,互相合作用量杯装了1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内,看看1升是否真的等于1立方分米。再用量筒量出1000毫升倒入量杯,测1升是否真等于1000毫升。结果可想而知,实验肯定有误差,水倒进倒出漫溢滴漏,搞到最后老师居然无法让学生相信1升=1立方分米,1升=1000毫升的真实性。由此想到,像这类既定的结论不能用实验法去验证。而且,也没有必要验证,这里的学具操作目的是什么?是否能达预设目标?老师没有深入思考。

  二、学具使用的时效性

  同样是进行学具操作,但在不同的教学课堂中,所取得的效果并不完全相同。这里除了学生群体差异及教师个体差异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变量——活动操作的时机。同样的学具操作,在课前、课中或课尾不同的时候进行,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如“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课上,老师在上课初始就让学生摆出5个三角形和7个圆形,然后根据这一情景说相同意思不同表述的两句话。那么这里的操作活动是起到创设情景的作用。其实际价值与教师在黑板上摆出5个三角形,7个圆形没有质的区别。

  如果我们把操作活动移至课中,让学生用摆一摆的活动来计算或解释为什么7—5=2。那么操作活动的价值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了。操作是学生理解各部分意义的过程,也是理解“同样多”的过程。在这一操作活动的基础上,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就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真正理解相差问题量与量比较的实质,即一一对应后多(或少)的部分就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部分。

  如果把这一节课的操作活动移动课的后阶段,让同桌两人一人摆学具,一人写算式。那么摆三角形与圆片的活动就成了学生自主巩固,强化理解,熟练技能的游戏材料了。

  三、学具使用的需求性。

  学具操作的时段选择,应该服从于课堂教学目标的需要,要考虑学具操作的需求性。在一节课上,学具操作过多既会耗费大量的教学时间,也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度思考。因此课堂教学设计时,应思考何时是学生最需要借助学具学习与探究的时刻?

  我们在特级教师钱金铎《数与形的变换》一课上看到了学生迫切需要借助学具解决问题的一刻。

  师出示右图所示的三角形。

  问: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

  生: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猜:四个能拼成什么?在表格中做上记录。

  长方形 正方形 圆形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猜

  学生独立思考后反馈:得到长方形确认能√,圆形确认是错的。当想象不能确定是否能拼成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学具操作就是必需的了,此刻,在争议中学生多么需要手里有这样的4个小三角形,能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拼一拼、不费口舌地来证明啊。也就在此时此刻,老师宣布了信封里有这样的4个小三角形,你们可以借助他们动手试试了,可想而知,此时的孩子们,反映是强烈的,行动是迫切的,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积极投入的。此时学具操作,动手探究的目的明确,是学生们真正需要的,这样的操作才是高效的。

  四、学具使用的提炼性。

  要注意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抽象,并回到具体中进行检验,并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具操作不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是要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否则会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还要注意从抽象回到具体,具体化和抽象概括是相反的过程。在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的一般特征之后,引导学生回到具体的个别的事物上去,对抽象、概括出的结论进行应用和检验。如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后,可以出现算式3×4,让学生用小圆片摆出这个算式表示的是几个几。学过分数的意义后,可以通过举例的方法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值得一提的是,在操作中要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结论。有的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学具操作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意义,因而教学中,以自己的演示代替学生的亲手操作;也有的教师代替学生思考,我们称之为“教师的脑,学生的手”,即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思路,模仿性地动手摆一摆,表面上是学生在操作,实质上并未达到操作的真正目的。

  同时,在很多情况下,学具使用前的交代也会直接影响到学具操作的目标达成,如果老师没交代清楚活动的要求、探究的目的,不要让着急的孩子没有目标地动手,等孩子们动手玩了,再补充要求,这样的操作效率是很低的。因为他们往往被外在的物化所迷惑,喜欢没有约束的轻松玩具,很少会主动通过表象去思考,或者说通过操作得出什么结论理解什么知识。

  形式是次要的,我们需要的是学具的教学内涵。学具操作呼唤课堂教学的需求,呼唤达成的时效,期待百思不解,借学具一点即通的境界。

【谈新课程教学中数学学具的操作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学生情商的培养论文

2.学具操作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总结

3.关于学具操作的思考的教学反思

4.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操作学具的能力论文

5.浅谈新课程条件下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6.数学教学具体教案

7.浅谈新课程标准论文

8.浅谈新课程下体育教师的成功转型论文

上一篇:关于学具操作的思考的教学反思下一篇:怎样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学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