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总体特征与存在的问题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就是发展的不均衡性,第一、二、三产业比例失调,在第二产业中主要表现为高度依赖资源型产业。资源型城市三次产业的转变趋势与产业结构演进的正常趋势相吻合。第一产业以为其比较优势差而基本呈降低趋势,第二产业经过略微的波动后也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发展情况良好,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发展速度明显快于第一、二产业。
二、资源型城市三次产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第一产业。随着资源型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林牧渔业的总值总体不断增加。第一产业内部主要以农业和牧业为主,农业比重在不断波动中呈下降趋势。牧业比重逐年增加,说明资源型城市牧业、养殖业发展趋势很好。林业和渔业在第一产业内部比重一直较弱,林业比重在波动中下降。
2.第二产业。大同的第二产业呈现出以煤炭及其相关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状态。从产量来看,工业产品以原煤及相关产业如焦炭、洗煤等为主,化学原料、钢材产量较低。随着原煤产量及增速的波动,与其相关的产业产量及增速也相应地有所变动,这说明原煤行业对其他行业有着很大的制约性。
3.第三产业。资源型城市高科技类型、高技术类型产业所占比重偏小的结构缺陷。交通、物流、邮电通讯业和批发业、零售业及餐饮业是资源型城市第三产业的主要支柱,房地产和其他服务业所占的比例较少,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低,总体规模不足。新兴第三产业比重较小,总体发展滞后。由以上分析可知,资源型城市三种产业存在结构不平衡,产业结构出现“两端小,中部大”的局势。
三、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及实现途径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失衡限制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进产业结构改革具有很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要充分利用其“旅游文化古城、资源能源大城、地域区域名城”三大优势,将大同打造成有北方特色的农业产区、现代加工工业基地、物流商贸集散地风景文化旅游胜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建设生态产业强市。重新构造产业体系,走一条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发展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延长资源型产业的周期和寿命,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增加产品附加值,形成煤-洁净煤、煤-发电-高耗能产品、煤-焦化-煤气-发电-新型建材等产业链,加快中海油煤基清洁能源等项目建设工程,利用高新技术,发展新兴工业。
(二)以旅游、商贸为重点,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依托资源型城市旅游资源优势,建设以历史文化名城为龙头,以云冈石窟———恒山为两翼,辐射四区七县的文化旅游大格局。实行国家所有、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模式,吸引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加大城市开发,进行古城修复工作,如华严寺、代王府、北魏都城三大殿的复兴,充分展示大同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风貌。
(三)加固农业基础,加速农业现代化步伐。作为我国著名的高寒杂粮生产基地,特色的农产品如黄花、黄芪、苦荞、花麦、荞麦和糜黍等为大同发展种植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增加蔬菜、杂粮以及优质名特产品的生产,形成特色品牌优势。在农副产品加工业方面,要建设一批行业带动性的龙头企业,通过规模项目形成小杂粮—小杂粮加工—小杂粮包装营销、林草—畜牧—畜牧产品加工—畜牧食品包装以及中药材种植—加工等农业产业链,形成绿色农业体系。
四、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与政策建议
(一)积极推进所有制改革,促进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产权多元化。把推动国有经济战略转型与发展个体、非公有制经有机结合起来,消除政策障碍。开放市场,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企改革,加入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为转型提供可靠载体。
(二)充分利用调产中的“煤炭因素”。煤炭和与其相关的行业在大同的经济发展中仍将占据主体地位,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要注意充分利用“煤炭因素”。以同煤为核心的晋北煤炭生产基地,在西煤东运中以大秦线为核心的煤炭运销,全国重要的电力输出基地的同朔地区的建设都是资源型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撑,应抓住煤炭战略地位提升的有利时机,积聚煤炭反哺资金,为调产积累资金。
综上所述,资源型城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适应可持续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的要求。资源型城市产业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呈现出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失衡、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逐渐消失、经济发展不景气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大同经济的发展。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应从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着手,利用“名城、资源、区位”的优势,将原有产业链条延伸和新兴产业逐渐接续原有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产业结构的调整。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论文】相关文章:
8.电信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