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2020-06-20实用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助于体会古诗的意境;有助于品词析句,体味古诗的语言美;有利于体会古诗的情感美;有助于启发想象,运用语言表达美,可以有效提高古诗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论文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古诗是古人创作的,它用的是古汉语,节奏强、跳跃大、文言语多、意义浓缩性大,不像现代的儿歌能一读就懂。有的学生见到古诗就很茫然,对古诗望而生畏,还没学首先就有了畏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畏难情绪。

  我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播放动画:诗人在西湖游宴,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十分美丽。后来天空下起了雨,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看到这样的美景,诗人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位非常美丽的女子。学生看了课件的展示后明白了,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不论西湖是晴还是雨,其姿态都是非常美好奇妙的,令人心驰神往。我相机在旁边说道:“画中的女子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也叫西子。西湖由于其景色秀美,诗人把她比作西子。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诗人为它所倾倒,不知他们写下了多少的名篇佳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赞美西湖的诗句,好不好啊?”学生为这美丽的景色所陶醉,不禁齐答道:“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不仅使学生先前的畏难情绪一扫而光,又为后面课文的学习作了有效的铺垫。

  二、巧用多媒体指导朗读,深入挖掘古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中声音与图像的合理运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能使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在指导朗读《望庐山瀑布》时,我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让学生初步感知,紧接着再播放抑扬顿挫的朗读录音,为学生做朗读示范。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写香炉峰的`烟雾不断地慢慢向上升腾,因此“生”字要读得重而缓。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这里的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突现了远望中瀑布的静态感,因此要重读。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诗人通过“飞流”“直下”两个极有气势的动词和“三千尺”这个富于夸张的数量词,把瀑流之湍急、冲力之猛烈、声势之宏大,展现于读者眼前,因此要读得强劲而响亮。第四句中“疑”是诗人大胆而新奇的想象,诗人巧借银河自天而降的比喻,渲染瀑布飞动的气势,此处的“疑”字分外传神,它既真切地传达了诗人仰观飞瀑时一刹那间的心灵感受,又符合瀑布高接云大的实际,应该重读,以突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在我的讲解和多媒体朗读的示范下,学生很快掌握了读的技巧,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学生很快就读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体会到了诗人昂扬激进的思想和他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爱,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对诗的含义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意会。而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则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

  三、巧用多媒体帮助理解,体会古诗语言美

  古诗语言凝炼,意境优美,思想深刻,读起来琅琅上口,充分体现了文章的语言美。但小学生阅历浅,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于一些精练、浓缩度很大的词语,一时难以理解,感悟不到作者用词的精准,这就需要我们借助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音频、视频兼备的画面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难懂的词句。在教学《咏柳》时,我制作了直观具体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诗中的“碧玉”“妆成”“一树高”“绿丝绦”“裁”等词语,学生难以理解、把握。如果不疏通这些障碍,学生就无法领略到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学生观赏屏幕上的画面,感受春风吹拂中柳树的色彩美和形态美,获得整体印象;对于“碧玉”“绿丝绦”,让他们观察柳树的嫩绿枝叶的特写镜头,体会诗人比喻的准确;对于“妆成”“一树高”,则把镜头推远,再现柳树的整体形象,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同时学生也能真切感受蕴涵在字里行间作者对春的热爱之情。这样的教学,多媒体课件充当了激活思维、锤炼语言的桥梁。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通过相互交流体会到了古诗的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中,古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我们以认真、理性、严谨、热情的态度来面对她。在古诗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让生学得兴趣盎然,学得扎实有效,更能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上一篇:关于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的论文下一篇:情景教学法在免疫学教学的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