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心理调控能力的训练论文

2020-06-23实用文

  摘要:心理调控能力在声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须予以重视。本文简要阐述了声乐教学中心理调控能力的概念,分析了声乐教学中心理调控能力的作用及训练,希望能为更好地发挥心理调控能力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声乐教学 心理调控能力 作用 训练

  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调控能力,在声乐教学理论研究中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而声乐教学中心理调控能力的作用及训练的问题,也一直是学界探讨的问题。

  1心理调控能力的概念

  在声乐教学中,心理调控能力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主体和客体在某一个或多个目的的指导下,通过许多种不同的心理因素的协同活动,以实现或达到调节与控制声乐表演中的歌唱行为的作用效果的能力。在声乐教学中,人的思维、情感、记忆、知觉、想象以及意志等心理因素往往会对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其支配着人的意识以及生理感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彰显、情感的表达,控制着声乐教学中的歌唱行为朝更高层次的技术水平发展。

  2声乐教学中心理调控能力的作用

  2.1有助于战胜自我,消除胆怯

  在声乐教学中,心理调控能力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有助于学生战胜自我,消除胆怯心理。在声乐教学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开展有效声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声乐表演的学生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声乐教学中,心理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学生发声心理状态会出现失调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因素所导致:第一,自尊心心理因素;第二,自卑心理因素。在自尊心心理和自卑心心理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之下,导致学生容易出现对高音产生恐惧感的状况,此外,还容易出现对演唱及舞台产生陌生感等。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学生怕唱高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要想克服这一障碍就必须在早期的声乐教学中提前做好练声训练,注意调整好气息以及喉咙发音的动作等,注意克服胆怯,培养能够拓宽音域的勇气与胆量,以及提供能够拓宽音域的发声条件。在声乐教学中,对声乐的演唱方式及方法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对于男、女高音,男、女中音以及男、女低音均有比较严格的要求。举例来说,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进行歌唱表演时不许提喉咙和提气,不准“喊叫”,要深呼吸,灵活换气,并且还要带有强烈的头腔共鸣等。在声乐教学中,严格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歌唱方式和歌唱状态。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学生的发声,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独具特色的音色优势。

  2.2有利于激发兴趣,排除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结果一般是主体对客体的作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或目的,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在声乐教学中,其具体的教学主要是通过练习演唱不同音阶、元音以及音程等,来对人体发声器官进行专业和系统的训练,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必要性,但长期用同一种方式进行反复的训练难免枯燥乏味,容易让学生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进行更好的声乐表演学习。为了避免或缓解学生这种逆反心理状态,教师首先必须要明确声乐教学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在声乐教学中,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积极的`、能动的、自发的心理状态,对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而,教师要对其予以重视,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和引导学生在声乐练习过程中一直保持积极的、良好的、活跃的心理状态,将单调的音阶练习变成富有思想和内容以及富有感情色彩的歌声练习。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声乐的心理意向和锻炼学生表演声乐的胆量,同时,也有助于排除学生在声乐学习中产生的逆反心理。

  3声乐教学中心理调控能力的训练

  3.1演练结合,增加舞台实践经验

  声乐教学中心理调控能力的训练主要从两方面着手,最主要就是刻苦练习,增加舞台实践经验。只有勤加练习,才能克服胆怯、畏难等负面情绪,才能培养和锻炼心理调控能力。通过勤加练习,多增加舞台实践经验,是一种较好的培养心理调控能力的训练方式。声乐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专业的发声练习,通过勤加练习锻炼和培养声乐心理调控能力。除了勤加练习之外,还应创造条件多参加声乐表演活动或比赛,体会舞台感,以增加舞台实践经验以及增加驾驭舞台的能力。

  3.2心理调节,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声乐教学中,心理调控能力的训练除了勤加练习,增强舞台实践经验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一个优秀的演唱者不仅要具备娴熟的歌唱技能,还要有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3]。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表演者成功的首要条件,也是成功的关键所在。因而,在声乐教学中心理调控能力的训练要从心理调控着手,教师可以在声乐教学中引入心理学理论,让学生学习心理学,通过学习心理学,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3身临其境,提升常规训练的效果

  在常规的声乐训练及教学中,声乐教师应当实时要求学生将自己放在观摩或者表演的状态下进行训练。不管是在琴房,或者是在教室,练唱时应该有在舞台上表演或者观摩时那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做到“心中有景,眼前有物”,如此长时间的针对训练,才能让学生在声乐表演时做到游刃有余,正常发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声乐心理调控能力是声乐心理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声乐艺术的支柱学科,需要通过长期的声乐教学和演唱实践锻炼。笔者希望有更多的有志之士,能够投身到声乐教学中心理调控能力的作用及训练这个课题的研究之中,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立新.声乐教学中的心里调控[J].民族音乐,2010,(4):115-117.

  [2]金世余.巧用心理调控辅助声乐教学[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2):93-94.

【声乐教学中心理调控能力的训练论文】相关文章:

1.声乐教学中心理调控能力的作用论文

2.声乐教学中心理调控的作用及训练论文

3.声乐学习的心理调控论文

4.心理调控在声乐演唱中的意义论文

5.心理调控对跳高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影响论文

6.声乐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论文

7.声乐教学中歌剧表演训练作用论文

8.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分析论文

上一篇:关于个人职业能力提升计划下一篇:浅谈职高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