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工学结合教学论文

2020-06-23实用文

  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计划不科学、不合理

  各院校针对各专业的特性都会做出相应的课程计划,安排每学期的学习内容和课时。课程计划决定着教学的总体方向和架构,但是目前课程计划还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像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这种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专业,如果没有科学的安排和计划,在教学上很容易出现漏洞。有些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重复性和交叉性,导致学习效率比较低。还有的安排过多的理论知识,技术实践课太少,导致学生专业技术水平比较低,从而学生在综合理论知识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岗位针对性比较强,各企业都要求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在技术和理论上过硬,能够真正解决问题,所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必须要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2.相应的实训设备不齐全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技能,它需要专业的设备、专业的老师指导。目前有些中职院校由于资金压力,没有重视对实训设备的投入,要么设备不全,要么设备过时。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一门技术学科,在社会生产实际应用中的技术和设备远远要比教学实践所用设备要复杂,技术操作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单凭讲解是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应用的。

  3.教学内容不先进

  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在日常生产实际中,机电技术和其设备都在不断改进。而有些院校因为各种原因,在教学内容上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不能适应技术发展对就业者的要求。学生本身要在学校呆几年,对于社会实际所需的技术和设备本来就比较陌生,在教育中如果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没有效率的。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安排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强调的是学习和工作的共赢,目前较多的是校企合作的方式。在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基础上,如何培养人才,让培养的人才适应企业的需要,真正体现学有所用、所学会用。明确这个目标,还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目前一般的学制为三年,如何利用好这三年的时间,培养真正的人才,就需要相关专业老师一起合力安排。分阶段,有计划、有目标的教学和学习是一种好方法。在工学结合模式指导下,可以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学习分为五个阶段:学校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学校专业技能学习—企业实训—学校综合能力的培养—企业实习。

  第一阶段,学习基础理论知识

  这一阶段一般安排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任何一门课程都离不开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实际操作性虽然很强,但是也应该对此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让学生基本明白自己要学的是什么,涉及哪些领域,以及将来要从事的工作性质等等,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理论基础。对此学校在本校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可以邀请合作企业的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专题演讲,专业人员的讲解课以更直观地让学生了解机电技术应用在工作中的情况,还可以激励学生对以后的学习有了目标,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第二阶段,学习专业技能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看重的是技能的培养,学生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后,对机电技术有了整体的`认识,对自己的学习重点也有了规划。然后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机电技术的实用性。这一阶段的学习还包括了一些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际操作课。专业课可以与实践操作课交叉进行,或者是同时进行。此外,实际操作课也可以选择到合作企业内进行。利用企业专业技术和设备,以弥补学校资源的不足。

  第三阶段,企业实训

  由于学校资源有限,学生通过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后,必须要在实际生产实训中练习,才能巩固所学、所用。借助企业的实训基地,将教学、学习、实际操作为一体,达到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目的。这一阶段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钻研,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四阶段,综合能力的培养

  通过基础的学习和在企业内的实训,学生在这一阶段对机电技术已经有了更全面的掌握。学生在回到学校后,可以参加专业资格证的考试,有些学校还有相关的学习竞赛,这一阶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校内比赛和考试。这些是学生走出校门前必须经历的,通过比赛和考试,能有效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知识应用能力,可以查漏补缺,进行巩固学习,这也是很多院校对毕业生的硬性要求。

  第五阶段,企业实习

  这一阶段是学生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初级阶段,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之后,真正地应用到工作岗位上。脱离了学校教学管理模式,学生要学会适应岗位、适应企业。校外阶段让学生真实、零距离地体会了职场工作的情景,缩短了与社会的心理距离,有助于树立健康的职业道德观。学生接受更多的企业管理,在工作中实习生都有师傅带领,以便学生更快地投入到工作状态中。实习生作为企业后备人才库,为企业后继发展提供支持,也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依据。通过实习,提高学生和企业的双向匹配性。

  三、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行工学结合的意义

  1.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举措

  通过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对于机电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老师的实践教学和自己亲自动手做相结合,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并且可以将书本的理论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了更多的专业技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就能很好地适应岗位的发展,适应企业的需要。在实践中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学的是有用处的。

  2.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

  首先,通过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就业率,从而促进学校的有序发展。一个学校健康有序的发展离不开生源,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学生学习和以后的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效益,得到学生的认可,得到社会的认可,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其次,在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下,教师也可以更多地参与实践,不断提升自己。教师常年在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去自我学习和提升,很难适应将来的教育。工学结合的模式下,教师会不断注重自我学习,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学习最先进的理论知识,了解行业发展,这样在教学中才能解决学生的疑问,才能提升自己。

  3.保证了企业的人才需求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是十大紧缺人才之一,企业通过与学校合作,能够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学生在经过实践后,技术和理论知识上都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并且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强,便于管理,能够减少企业的用人成本。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通过分阶段式的工学结合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之适应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且学校方面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再结合企业生产实践,提高了自身的技能,学习效果有了很大提高。而企业通过与学校的合作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取得良好的成果。在广度和深度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促进学生、学校、企业的多方共赢。

【机电技术工学结合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生工学结合学习总结

2.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课程教学论文

3.工学结合个人总结范文三篇

4.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论文

5.应用专业理论教学机电技术论文

6.机电技术应用毕业论文

7.车间技术工学习的工作鉴定

8.工学结合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论文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探讨的论文下一篇:坚持成就梦想高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