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英语教学浪费情形论文

2020-06-23实用文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英语教学改革是各学科中步伐较大的,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由于课堂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巨大变化,教师中出现了理念不清晰,课堂把握不到位的情况,从而造成了课堂中的大量的浪费现象。本文试图从浪费现象的具体表现及成因作一剖析,与大家共同探讨新理念的实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教学浪费

  自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把“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作为基本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正不断的深入展开。其中,高中英语课堂历经了翻译法,交际法,听说法,直到现在的任务法的演变。教学方法的几次更迭反映了英语课堂教学越来越强调运用语言习得理论,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或自然“习得”语言知识和技能;同时,课堂组织模式的巨大变化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课堂的有效性大大提高,但是,新的模式带来的变化遮蔽了我们的眼睛,课堂中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讨论热烈,思维活跃,大家为此感到惊喜,因为这些都是传统课堂中从来都不会出现的场面,但是,冷静下来仔细研究分析,在学生自主活动的20—30分钟内到底发生了什么?教师却不一定知晓。究其原因,传统课堂教师一人演戏,只要学生听进去,就是基本能完成任务。而如今教师靠边站,又要掌握全局,而且整个课堂呈现动态的,多层次的复杂局面,教师在课堂组织,教学流程设计,动态生成的反应等方面如没有很好的准备和驾御能力,那么,课堂中就会出现大量的浪费。如果不引起重视,课堂的有效性会在不知不觉中打折扣,甚至会低于传统的课堂模式,那课改就失去了意义。笔者结合听课调查和自身经验,就浪费现象的表现,成因和解决途径作一探讨。

  一,导入阶段的浪费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强调了导入阶段的趣味性、探索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导入阶段只注重趣味性而忽略了科学性,在介绍阶段只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而忽略了时间和实效。创设的情景占用大量时间,而没有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思考,没有起到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兴趣的作用。有些情景内容与主题毫不相干,其结果是既浪费时间又造成学生理解新语言的困难,最终影响课堂教活动。在一堂关于广告的阅读课中,某教师用了近20张图片展示各类广告,这些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经典广告,学生的确兴趣盎然,但由于教师未对这些素材进行加工处理,简单的`展示和罗列仅起到点题—激趣的目的,如果仅为了点题,两三张图片足以。如果该老师把它们分分类,就能和文章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并能在阅读结束后再加以利用,能达到这样的多重目的,那这五分钟的时间才会是高效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时,不能一味求新,求奇,要紧紧围绕导入的目的,大胆取舍,使这一环节真正为整个课堂服务。

  二,环节设计不当造成的浪费

  由于教师对于学情了解不到位,在课堂流程上会出现难易颠倒,过多铺垫,太难或太易等情况。根据1+1原理,学生只有在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才能对输入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由于教师过多的关注设计环节的形式,而忽略了具体的内容的难易,呈现的顺序等重要的问题,从而造成浪费。在一堂小组合作课上,教学目标是复习巩固所学词组句型,教师为了让大家互动起来,设计了一个故事接龙环节,让学生用这些词组句型造句编故事,在组内一人编一句,把故事接下去,结果由于难度太大,且没有任何铺设,活动变成了学生间的汉语讨论。该任务难在既要求用规定词组又无时间缓冲,如果是口头接龙,教师就不应该规定范围;如果规定了范围,就只能落实到笔头,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组内接龙的形式也只能换成组间比拼。教师在设计环节时,出发点应该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决不能为形式而形式,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和环节的可操作性。

  三,分组活动引起浪费,

  新课程理念倡导合作学习,而分组活动是课堂合作学习的主要表现形式,理应大力提倡。但是,实际出现了两大问题,一方面是滥用小组讨论,很多老师不管什么课,都分组讨论,而分组讨论是应用于解决学生独自解决不了的问题,或合作完成交流操练的任务,现在的趋势却以小组讨论去排挤个体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后马上按程序进行小组讨论,明明是很简单的问题,却非要讨论,结果浪费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由于这种课堂组织模式在我国缺少经验的积累,很多教师只是学了个形式。而涉及到分组的方法,激励评价的操作,活动任务的设计和教师的监控和引导都是广大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交际活动类教学途径,只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一定佳效的途径之一。有条件者可以采用,无条件者不可生搬(张丽娜2007)。如果教师还没有驾御能力,还是少用为好。

  四,课堂组织松散造成的浪费,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一讲到底,教学组织管理非常简单,而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以往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这就要求教师要在组织多样的教学活动上下工夫。但是教师如果没有很好的课堂调控组织经验和能力,课堂进程就会凌乱松散。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指令语中出现的问题,有的老师指令语不够明确,学生不晓得做什么;有的太过罗嗦,学生活动的时间还没有布置任务的时间长。

  2,现场调节能力不强造成课堂凌乱,甚至失控。由于学生活动的明显增多,课堂的生成也相应增加。有时候,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讨论时间超出了教师的预计;还有的时候,学生对某项活动的操作出现困难,这时候,教师若没有随机的调控和应变能力,不仅教学环节被搞乱,还会浪费大量宝贵时间。

  3,课堂教学节奏松散。教师和学生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分组,演示,维持纪律等方面,课堂中,教学情节颠来倒去、教学活动松松垮垮,一堂课学生没有掌握多少“有价值”的语言知识,用来操作的时间也得不到保证。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提高课堂管理能力,才能保证课堂的有序高效。

  五,课堂生成处理不当产生浪费,

  如上文所提到的,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随时都会有“生成“出现,是否要处理,处理方法是否得当,都影响到整个课堂的节奏和效率。在一堂阅读训练课上,笔者先让学生相互校对题目答案,然后请各小组派代表提出问题,其中对一道主旨大意题,班内出现两种对立的观点。我因为要赶时间把本堂课预设的任务完成,就没有让讨论继续下去,而是武断的给了一个答案。下课后,发现此题的确有些争议,于是,当在另一个班级中出现了同样的问题时,我索性让大家放开了讲,结果出乎预料,大家得出的结论是,题目的设计出现漏洞,应该不止一个答案。我当时灵机一动,让学生再讨论,自己设计相关选项和干扰项,经过这样的思维实践和碰撞,学生对主旨题的干扰设计有了深刻认识。此刻,才发现前面一个班的”课堂生成“被浪费掉了,且是很难找回和弥补的。但是,也不是任何意外和枝节都可以延伸的,对于没有利用价值的”生成“,若铺开,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还会扰乱正常的思考逻辑和方向。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有用的信息和情境,最大化地利用”生成“,不浪费宝贵的课堂资源。还要注意的是,环节的推进完全可以在生成中相应增减,预案要做及时调整。当然,这种能力需要教师在长期的实践和积累中获得。

  从以上几种课堂浪费现象的表现及成因上来看,主要是由于教师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模式的认识不到位及相应教学管理经验的缺乏造成的。第一,当任务型语言教学凸现了传统模式的弊端后,教师们似乎对新模式趋之若骛,而对旧方法深恶痛绝。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新的方法的出现其实是为解决原有的问题,我们对传统模式中好的做法还是要继承的。不能为了体现学生为主体而课课分组,节节讨论。不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第二,体现学生是主体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巧妙地整合利用教学资源,在课堂中搭建一个无形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释放学习热情,夯实知识基础,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而那些为求新求异求课改的名分,不切实际,故弄玄虚的课堂表现出的只是虚假的繁荣,师生耗时费力,收效却不大。第三,新的课堂模式对外语教师的素养及课堂管理监控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了。一方面,教师要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时时刻刻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把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放在首位;另一方面,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对于这种多维,动态的课堂的掌控能力,保证教学结构的严谨性和英语教学环节的紧凑性,实现英语课堂的“快节奏、大容量、高密度”,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浪费减少到最小值,让一堂课的效率真正得到提高。

【管窥英语教学浪费情形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初中舞蹈教学管窥论文

2.《荀子》训释失误管窥论文

3.通风空调工程的系统调试技术管窥论文

4.辅导员工作管窥论文

5.管窥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论文

6.管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论文

7.不要浪费议论文

8.《坛经》管窥

上一篇:校企合作下的教师教学论文模板下一篇:关于“以管窥天”的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