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论文

2020-06-23实用文

  创新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是一种现代化的素质,是成功型人才的本质特征,也是学生需要获取的本质的动力系统。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所有学科的首要任务之一。在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学说的创立者,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的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思维方式。”其特点是思维无一定的指向,在头脑中呈发散型。它是一种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方法,具有大胆独创、不受知识和传统观念局限和束缚的特征。其中独特性不仅代表了发散性思维的最高水平,更是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因此,很有可能是已知导向未知,获得创造结果。如果教师一味地以培养收敛式的思维为主,无论讲课、考试都限定在一定的范围、统一的答案中去思考,这种思维定势将严重地束缚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从外界众多的信息资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多想出智慧,深思能创新。”可见,质疑是深思的结果。因而,要求学生不能只满足于对知识的一般感受和现成的结论,而要有透视力,做到真正的理解,逐步培养质疑探疑的精神。我在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问题

  教材中的“相关链接”栏目设计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而提出的,具有基础性、针对性和可延伸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用好这些问题,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昨天与今天》一课的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讨论:(1)中小学学习方面的变化,包括课本多少、课程内容、老师讲课的特点及学习方式和作业等方面有什么变化?(2)你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发生变化了吗?(中学生与小学生的角色变化。)(3)你认为怎么样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提出问题要找准切入口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去解决问题,当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后,就会发现,有些书本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有不一致的地方。这说明学生已经开始思考问题,这就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切入口”。在学习了《可持续发展》后,我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并列举现实生活中人们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事例。结果,许多同学开始质疑:“为什么农民明知秸秆还田有好处却焚烧秸秆?垃圾分类处理在农村如何实施?垃圾变废为宝的关键是什么?”教师提示学生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科技水平的`现状及“十一五”规划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等方面去分析,从而使矛盾得以解决。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和关键时机,进一步巧妙点拨,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的活力。

  三、培养有助于自主创新的非智力因素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教育教学的要求上,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和方法、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的统一。而非智力因素对于智力和创新思维的开发起着促进作用,所以培养可以开发和强化个人创新精神的非智力因素,对创新教育十分重要。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体会到,提高学生创新的心理素质,应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重点培养学生以下的人格品质:敏锐的观察力,对客观事物永远拥有兴趣;积极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挫折面前可以很快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自尊自信,在任何不利的环境下都不动摇对正确理想和科学态度所持的观念;坚持不懈的性格,不因一时的困难和挫折而放弃个人的理想和计划。对于这些人格因素的培养,我们既要通过课堂教学进行,还要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实践的观察和体验来展开。因而,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

【浅谈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思想品德课中的游戏教学论文

2.改革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论文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教育理论论文

4.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论文

5.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几点论文

6.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论文

7.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论文

8.关于传统道德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扬弃论文

上一篇:谈谈创新精神的培养下一篇:中学生养成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