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的高职数学教学研究与实践论文

2020-06-23实用文

  摘要: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和关键,针对中高职数学课程衔接中的诸多问题,高职数学要坚持以职业需求为核心,结合专业特色,以学生为中心,厘清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与中职数学有效衔接,协调发展,从根本上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高职数学;衔接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职在校生数量逐年增长,发展态势迅猛。然而,随着中职学生大量进入高职学习,学生在一些基础课程尤其是高等数学上,出现了很大的学习困难。数学作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必修课程,其实一直没有受到重视,甚至大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中、高职数学课程衔接不畅,严重影响了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多年来,我国很多专家学者从中高职数学课程衔接的概念、理论基础、衔接内容、衔接方式、问题归因和策略、改革试点和实践探索、保障制度和措施、国际比较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中高职课程衔接已成为当代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的热点问题。

  1中高职数学课程有效衔接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存在差异

  中职数学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培养学生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1]。而高职数学往往模仿普通高等院校,仅仅是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简化,课程教学目标趋向学科化,更注重数学专业知识,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两者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

  1.2教学内容不连贯

  目前很多中高职学校的数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有很大程度上的脱节,以安徽大别山职业教育集团所属的24所中职学校,4所高职学校为例,中职数学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集合、不等式、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数列、排列与组合、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初步。高职数学教学则包括:必修的一元函数微积分和选修的多元函数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由此可见,高职数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函数,而在中职数学中,一般的幂函数和反三角函数并没有涉及,同时,中职数学对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的教学也较为简单,从而影响高职学生对概率论的学习。这些教学内容上的脱节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困难,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影响课程教学质量,需要引起高职数学教师的重视。

  1.3教学模式与方法脱节

  在目前的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中心,占据主导地位,中职阶段的数学知识内容相对简单,授课时间充裕,教师授课方式以传统黑板式教学为主,对重难点做出详尽讲解并配合大量习题供学生练习,学生学习处于被动地位,接受的是“填鸭”式的教学。高职数学教学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思考、总结,教师起引导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课时少,进度快,重难点多,课堂练习少,授课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高职新生无法适应巨大的反差,对高职数学产生畏惧心理,从而放弃学习。

  1.4评价体系简单

  中职数学教学一般采取终结性评价,期末一次考试一张试卷决定了学生的成绩,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限制了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力。而高职数学课程虽然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但很多时候仍然是考勤成绩、作业成绩与期末卷面成绩的简单合成,缺少了多元综合评价,考试的激励导向功能没有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这样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也阻碍了中高职数学课程的有效衔接。

  2基于中高职衔接的高职数学教学研究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任务导向、能力为本”的原则,以职业需求为核心,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需求,依据美国著名教学家、课程理论家泰勒提出的课程理论,从课程开发的四个基本方面: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出发,结合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情景化设计、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实现中高职数学的有机衔接。

  2.1厘清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衔接是课程衔接的核心。高职数学教师要和行业、企业以及中职数学教师密切联系,明确高职数学的课程目标,界定高职数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增强与中职数学课程的衔接度,对不同专业提出不同的要求,注重职业导向,强调实用性和应用性。

  2.2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衔接是中高职数学衔接的关键。中职数学教学内容大多比较直观,注重形象思维,对抽象思维较少,而高职数学则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4]。因此,高职数学教师首先要熟悉中职数学教学内容,坚持以素质、能力为培养目标,以中职数学为基础,高职数学为主导,淡化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根据高职不同专业对数学的需求整合高职数学教学内容,实现中高职数学学习内容上的衔接,所选取的教学内容要服务于学生的专业需求,激发学生产生“动机”,兼顾学生后续专业课程。

  2.3改善教学方法

  高职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较差,对数学有畏难心理。因此,在教学中要灵活采用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猜测、多交流,积极探索,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利用数学软件,通过数学软件的使用,将学生从繁重的计算中解脱出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教学中,淡化系统性和逻辑严密性,针对高职学生基础薄弱这一情况,教学中不追求逐字逐句的`严格描述,而是用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描述。例如在概念教学时,通过有专业背景的实例引入,避免严格的“数学定义”,顺势引入减少数学形式的抽象感。在介绍基本定理的时候,避免“定理—证明—应用”的单一模式,采用问题式引入,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渐入主题,交代来龙去脉,避免抽象。在讲解运算及其规则时,对于复杂的内容充分与数学软件相结合,抽象内容形象化处理。将数学建模融入教学之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及借助于数学软件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4改革评价体系

  探索与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使考核方法更加适合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建立分情境评价和整体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对每个情境进行考核,每个情境的考核分为能力和素质考核两部分,重点考核学生用高等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情境的考核作为高等数学整体考核的一部分,弱化以卷面考试为代表的终结性考核,打破期末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局面,使学生克服对高等数学的畏惧感,重拾信心。

  3具体的一些做法和效果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数学课程组将工科类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两个模块:针对所有专业开设的基础模块(函数、极限、一元函数微积分)和针对不同专业开设专业模块(常微分方程、多元函数微积分、级数、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在各模块中根据生活实例或专业实例建立学习情境,阐述实际应用和价值,引入教学内容,布置学习任务。在教学中,采用混合式教学,利用网络云平台和智能手机,建立了微课平台、线上题库等多种资源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师生互动。同时,采用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全面考察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软件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形成了“教、学、做、评”一体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建成混合式教学平台,完成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改革重点教学研究项目1项,建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完成院级教学改革项目3项,获得院级教学成果奖2项,出版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本,选拔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

  4结语

  通过构建新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以任务为驱动,情境为依托,混合式教学为载体,结合专业特色,实施中高职衔接数学课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科学人文素养,从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朱翠兰.对中高职数学教学衔接的一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5(19):52-53.

  [3]斯彩英,洪波,潘仲川.中、高职数学课程衔接的探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87-89.

  [4]尚秀丽.中高职数学课程教学衔接的探讨———以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85-87,120.

  [5]史亚兰,荣雅艳.浅议我院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1(43):19-20.

【中高职衔接的高职数学教学研究与实践论文】相关文章:

1.构建中高职业院校的衔接课程论文

2.微课中高职数学教学的应用分析论文

3.中高职衔接英语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4.中高职衔接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的论文

5.高职课程项目化改造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6.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7.申报小中高职称教师的述职稿范文

8.护理专业中高职分段培养研究论文

上一篇:四位一体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下一篇:构建中高职业院校的衔接课程论文